山東省臨沭縣肥料企業圍繞節能減排和降本增效,及時淘汰落后產能,依靠新的生產裝置和工藝技術,使噸肥原煤消耗、電耗同比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迅速置身“低碳生活”之中。
該縣10家骨干肥料企業按照“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要求,積極采用節能新技術、新設備,對原有能耗高、污染嚴重的復合肥生產裝備和工藝進行及時改造,從根本上為節能減排和“低碳生活”奠定了基礎。瑞邦化肥有限公司利用原有蒸汽轉鼓造粒裝置改建的高塔熔體造粒復合肥項目,生產工藝采用機械化電梯上料,塔頂蒸汽熔融尿素,塔頂物料混合,整個生產過程均全部DCS自動化控制,不需燃煤、無水分引入,既不產生粉塵,也不排放污水,不僅節約了能源,還減輕了SO2氣體對空氣的污染。與傳統的復合肥生產工藝相比,每生產1噸復合肥就可節約標煤45公斤、節電17千瓦時。該縣6家肥料企業新上8套塔式熔體造粒復合肥生產裝置,年生產規模超過300萬噸,僅此每年可節約標煤13.5萬噸、節電5100萬千瓦時。富士化肥公司將原有復合肥裝置生產工藝改為氨酸法造粒工藝生產復合肥,不僅節省了大量的技改資金,并可有效提高裝置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用這種方法生產三元復合肥料養分濃度可達到54%,產品P2O5水溶率大于80%。工藝適應操作范圍廣、產品質量穩定、合格率高,能有效解決肥料結塊問題,使復合肥產品由物理合成變為化學合成,肥料顆粒的光潔度、外觀顏色較傳統團粒法造粒相比有較大的改善。該生產工藝與原有工藝相比,每生產一噸復合肥就能節約40多公斤標煤,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此外,臨沭肥企還通過小改小革,強化內部“水耗”監管,使水的重復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僅此每年可節約用水3000余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