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鉀肥不同于鐵礦石,“鐵礦石沒有替代品,但是鉀肥可以通過生物鉀肥,有機肥以及秸稈還田來做補充。”魏成廣介紹,“有機肥中鉀元素含量約8%-12%,而復合肥中的鉀元(yuan)素也(ye)不(bu)過15%。如果能增加生物質肥料的量,補益(yi)還(huan)是不(bu)小的。”
魏成廣介紹,有機(ji)肥(fei)(fei)當中的(de)含鉀(jia)(jia)量(liang)每(mei)年(nian)能達到700萬(wan)(wan)噸,而(er)每(mei)年(nian)對鉀(jia)(jia)肥(fei)(fei)的(de)需(xu)求量(liang)則是600萬(wan)(wan)-700萬(wan)(wan)噸。“如果能夠把有機(ji)肥(fei)(fei)有效利用起來,就不用采購高價礦物肥(fei)(fei)了。”他說,“另一方面,耕地(di)也(ye)在逐(zhu)漸減少,而(er)且土壤(rang)中鉀(jia)(jia)元(yuan)素也(ye)不是無限增長的(de),增長到一定程度就不再增長了。
但是問題在于,“有機肥料廠主要是利用終端肥料進行深加工,大多是小企業在做,沒有形成規模的生產企業。而且由于原材料收集困難,肥料投放面積很小,不能遠距離運輸,目前的供應量并不大。”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肖明松介紹,還有一個問題在于使用者習慣問題。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用化肥,隨著不(bu)習慣到(dao)習慣,現在(zai)再改回去(qu)也還是(shi)需要(yao)一個過程。目(mu)前,政府(fu)只是(shi)已經口(kou)頭上(shang)鼓勵使用(yong)有機肥,農(nong)民也懂得用(yong)有機肥的好處,但是(shi)從購買不(bu)便以及高價(jia)格等角度來講推廣難度比較大(da)。
就當前情況來看,有機鉀肥替(ti)代(dai)礦物(wu)鉀肥至(zhi)少在短(duan)期內(nei)是(shi)難以實現。不過,依據國內(nei)國外兩個市場的(de)政策,張瓊(qiong)鋼(gang)認為(wei),不去收(shou)購PotashCorp公司(si)這樣的(de)巨(ju)頭的(de)選擇(ze)是(shi)正確的(de)。政府完全(quan)可以鼓勵企業去海外尋找一些(xie)不太受關注的(de)鉀鹽礦進行收(shou)購,以彌補國內(nei)的(de)不足。
中國(guo)社會科學(xue)院農村(cun)發展研究所(suo)副研究員馮(feng)興元認(ren)為:“海(hai)外收(shou)(shou)購(gou)要盡量避免國(guo)企(qi)(qi)(qi)控股收(shou)(shou)購(gou)行(xing)(xing)為。我們(men)一直都覺得(de)控股比較安全,但(dan)是在(zai)人家看來,我們(men)是在(zai)‘搞不(bu)安全’。”而民營(ying)企(qi)(qi)(qi)業則會考慮(lv)最大限度壓低進價成本。他(ta)認(ren)為,“有了需求,民營(ying)企(qi)(qi)(qi)業會按照市場行(xing)(xing)為自發進行(xing)(xing)整合。因此(ci),應該更多地鼓勵(li)民營(ying)企(qi)(qi)(qi)業進行(xing)(xing)海(hai)外收(shou)(shou)購(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