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信息搜索: 熱門: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價格
首頁 > 種子市場 > 正文

種子質量是種業競爭關鍵


農資網 2011年8月9日 11:02 【
關鍵詞:種業
  “種業最大的挑戰就是播下的種子不能夠正常出苗,如何把優良的品種生產出優質的種子尤為重要。”中國農業大學種子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建華日前在采訪中表示,種業的發展,不僅僅是品種的問題,種子質量也是種業競爭的關鍵。
  
  種子是農業生產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生產資料,高質量的種子永遠是農民真正的需求。作為農業的“芯片產業”,種業發展的關鍵就是要靠提高種子質量,然而這一認識長期以來似乎還沒有引起國家足夠的重視。
  
  與國外相比還有差距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國評價種子質量僅使用種子發芽率,而對判斷種子是否能夠在逆境下的出苗能力即種子活力以及種子健康指標的缺失,是造成與發達國家種子質量差距較大的主要原因。
  
  “以玉米種子為例,我國要求的發芽率是85%,按照這一標準,目前我們國家95%以上的玉米種子都是合格的,而在國外,玉米種子發芽率都達到92%以上,先玉335在中國玉米種子市場份額的快速增長,一方面是品種具有明顯優勢,更重要的是種子質量顯著較高。”王建華說。
  
  85%的合格率也相當于15%的“殘次品率”,其實,農民真正的關注點不是產品的“合格率”,而是產品的“殘次品率”,即播下去的種子有多少粒不能夠發芽。很顯然,我們國家的這一標準還很低,遠遠不能夠滿足種子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需要,而僅僅只是一個產業化發展階段的初級標準。
  
  “對于蔬菜種子質量,目前主要還是靠企業自律,國家監控還不是很嚴格。”王建華稱,在荷蘭,蔬菜種子質量標準都要求98%的發芽率,而我國因對蔬菜種子監控的松懈,致使與國外種子質量差別較大,高端市場失守,蔬菜因種子質量差,造成種苗生長勢弱,抗病蟲能力低,迫使農民不得不大量使用農藥化肥
  
  高質量的種子關鍵在于生產
  
  種子是有生命力的特殊商品,在種子的生長環節當中,從親本的繁殖,繁種地塊的選擇,隔離區的劃分,后期加工工序的控制以及倉儲運輸過程的管理等,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對產品質量造成影響。
  
  王建華認為,高質量的種子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靠后期的檢測。高質量的種子生產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品種特性方面除了我們常關注的產量性狀、抗病性等以外,還需要把種子的出苗性狀、種子的抗衰老特性等遺傳性狀納入品種選育中。
  
  種子作為一個活的生命,其發育也遵循生命形成到活力最高直至衰老死亡的過程,王建華認為,如何在種子活力最高時采收種子,采用保持種子活力不下降的種子干燥、清選分級、包衣、包裝、貯藏措施,能夠正確科學預測種子在不同條件下的田間出苗能力以及采取合理殺蟲殺菌處理的種子健康技術方法,通過這些配套技術才能生產和供給市場高質量的種子。
  
  非常遺憾的是我國在生產高質量種子方面觀念落后,技術匱乏,人才能力不足。王建華說,例如判斷種子發芽率很多還用種子的生理發芽指標衡量,而荷蘭的蔬菜種子要求種子不但出苗還要幼苗整齊度不低于98%,美國的玉米種子在簽訂銷售合同時都要求種子發芽率高于92%,活力不低于85%,種子能夠單粒播種,極大地節約勞動力,同時由于田間出苗整齊度好,植株的養分利用率更高,一般至少可增加產量10%~15%以上;對于企業來說,在種子包裝、運輸、儲藏、銷售等各個環節的成本也會大幅度降低。
  
  那何為高質量的種子?王建華給出答案:只有種子的播種品質能夠滿足出苗快、整齊一致、幼苗健壯,無種傳病害,能夠至少安全儲藏一到個生長季的特性才可以稱之為高質量的種子。
  
  “面對這一目標,企業在生產種子的過程中,就必須要有高質量的觀念,用‘活力’的概念去指導生產。”王建華說。
  
  同時,種子生產也要有必要的投資作保證,“自然晾曬”的原始種子干燥方式受自然氣候影響大,種子質量不穩定,必要的機械化干燥加工是高質量種子生產的基礎。王建華認為,規避自然晾曬的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機械干燥,然而我們國家機械干燥的水平不夠高,依然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
  
  在種子質量檢測技術上,我國雖然有完善的體系,但是在種子質量檢驗技術方面科學性和準確性不能滿足產業發展需要。據王建華透露,我們國家種子質量檢測員仍停留在現在的技術標準上進行考試,而并沒有根據農民要求的高質量的種子指標、方法來進行培訓,這也是質量檢測很大的缺失。
  
  播種質量是重中之重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們國家在品種選育方面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水稻育種已排名世界第一,品種也與國外差距不大。然而,對于如何把優良的品種通過科學技術生產出優質的種子,如何用準確率更高、可比性更強的檢測方法去評價、衡量種子質量,與國外相比依然薄弱。
  
  對此,王建華建議,第一,企業必須要重視種子的播種質量,提高重視種子活力的觀念。第二,要重視生產高質量種子的技術、理論的基礎研究,提升種業發展的技術能力,盡快建立一個能夠為整個種子產業提供技術服務的國家種子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加大對研究條件、人力、財力的投入,同時也要進一步提高種業從業人員的種子科學技術知識。第三,要健全種子質量檢測指標,完善種子質量控制體系,建設國際水平的種子質量檢驗中心,同時加強種子檢測技術研究與平臺建設,盡快制定和完善與國際接軌、符合中國經濟發展需要的種子質量標準。
  
  
( 責任編輯:YanBO)
相關資訊
行情按地區分類
推薦信息
專題信息
熱點資訊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2004-2009©版權所有: 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