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信息搜索: 熱門: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價格
首頁 > 化肥市場 > 正文

武希彥:磷復肥行業發展任重而道遠


農資網 2011年11月4日 15:22 【

 2011年,作為“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備受業界關注,此值第十二屆國產高濃度磷復肥會議召開前夕,記者就“十一五”中國磷復肥行業的發展及“十二五”規劃等相關話題采訪了中國磷肥工業協會理事長武希彥。

  十一五:成為磷肥生產大國

  “近10年來,我國磷肥工業特別是高濃度磷復肥得到快速發展,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武希彥說。據他介紹,“十一五”期間我國磷復肥行業總共取得了以下八方面的成就:

  一、到2005年,全國磷肥產量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實現自給;2007年一舉成為世界主要出口大國;2010年,P2O5產量1582.3萬噸,創歷史新高。

  二、在實現產量增長的基礎上,產品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績。2005年高濃度磷復肥P2O5的產量為677.8萬噸,占磷肥總產量60.3%。2010年高濃度磷復肥產量1301.8萬噸,占磷肥總產量的82.3%,比2005年提高22%。目前,我國高濃度磷復肥所占比重已達到世界平均水平。

  三、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2010年磷肥產量前5省的產量占磷肥總產量的71.1%。其中,云、貴、川、鄂四個磷資源產地的產量占磷肥總產量的65.2%,比2005年的55.7%提高了9.5%。基礎肥料向資源產地轉移,各種作物專用肥向用肥市場轉移的產業布局目標基本實現。

  四、技術創新成果很多,技術裝備實現大型化、國產化。通過自主開發,對引進技術裝備消化和再創新,目前關鍵技術裝備都實現了大型化、國產化,并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我國制造的大型轉臺式過濾機,大型硫酸電除塵器等關鍵設備不僅推廣到國內其他行業,而且已經走出國門。

  五、磷礦勘探取得重大成果。前幾年,貴州甕福集團經過幾年勘探,在貴陽北部織金地區發現了一個儲量24億噸的特大磷礦。2010年相繼發現了湖北省遠安縣楊柳磷礦區,初步探明資源量6.98億噸。隨后,貴州開磷集團在其礦區下部又發現一個特大型高品位磷礦,資源量達7.82億噸,潛在資源量2.82億噸,平均品位高達34.32%。貴州、湖北找礦的突破,不僅增加了幾十億噸磷資源,而且為以后找礦創造了條件,我國磷資源優勢將進一步增強。

  六、中低品位膠磷礦精選富集在實現產業化。我國中低品位膠磷礦精選富集技術世界領先。目前,已經建成選礦裝置能力1450萬噸,在建650萬噸,擬建1700萬噸,基本上實現了產業化。

  七、發展循環經濟,資源利用成效顯著。磷肥是資源性產業,如何搞好資源利用非常重要。以甕福集團為代表的一批企業,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開展產學研協同攻關,建立新技術研發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針對資源利用開展科技創新,成效顯著。

  八、經濟效益有所改善。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0年11月份,磷復肥制造業共有規模以上企業1673個,其中,磷肥366個,復混肥1307個,從業人數27.27萬人。資產總計2088億元,平均遞增17.4%;利潤總額達到138.1億元,平均遞增24.9%;主營收入利潤率5.2%,利稅總額180.8億元。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武希彥也指出了目前磷復肥行業存在的問題,他強調說;“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磷復肥生產大國,但還不是磷復肥強國。”他認為,在近年的發展中,我國的磷肥化肥行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首先是產能已現過剩,但有些地區還在盲目發展。協會在行業“十二五”規劃中提出3-5年內不再新建和改擴建項目,配合工信部制定了磷銨準入條件,并利用新的環保、能耗指標淘汰部分落后產能。

  其次是硫鉀資源短缺對外依存度高。2010年,我國硫資源對外依存度接近60%,硫原料短缺已成為抑制磷肥工業發展的瓶頸;雖然近幾年我國鉀肥行業發展迅速,但也只能滿足近50%。

  最重要的一點是化肥市場環境有待進一步凈化。化肥產品從生產、流通到施用,缺乏全局性的統一協調和溝通機制,有關部門往往從部門利益出發,政出多門、管理混亂、各行其是、各收其費、地方保護嚴重,復混肥假冒偽劣屢禁不止,磷復肥亟待建立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和有序高效的市場秩序。

  十二五:向磷肥強國邁進

  武希彥認為,經過“十一五”的發展,2011年作為“十二五”的開局之年,磷復肥行業的發展依然面臨著機遇與挑戰。他說:“‘十二五’期間我國磷復肥工業的發展仍然要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遵從市場經濟發展規律,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磷復肥工業的發展還要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適應,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他還介紹,磷復肥“十二五”的發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六方面:一是更好地滿足農業需求。磷復肥工業的發展要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適應,配合農業部開展的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生產出適應農業需求變化的肥料,更好地為農業服務。二是促使我國向磷肥強國邁進。目前我國已成為磷肥生產大國,力爭經過“十二五”努力,通過產業結構和企業結構調整,使整個行業跨上一個新臺階,從磷肥生產大國向世界磷肥強國邁進。三是控制總量,淘汰落后產能。加強政策引導,控制新上項目,防止盲目擴張。采取措施淘汰落后產能,對缺乏資源、管理落后、污染嚴重的中小企業實行關停并轉。四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行業。發展循環經濟,實行清潔生產,在節能減排、三廢治理、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五是培育、發展品牌產品。提高行業整體質量水平,推進品牌建設,大力培育名牌產品,提高磷肥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六是通過重組、兼并、聯合等多種方式組建集團,提高行業集中度,提高企業實力和抗風險能力。

  武希彥強調,隨著磷肥工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磷肥產量已完全能夠滿足農業需要,產能過剩的情況已經顯現,國內消費增長緩慢,出口受限的情況將長期存在,對近期磷肥發展出現的投資過熱、盲目擴大規模的勢頭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加強宏觀調控,控制磷肥總量勢在必行。由于我國目前已經形成的產能加上今明兩年投產的項目,已經完全能夠滿足國內市場的2015年以前的農業需求,因此“十二五”期間不能再新建或改擴建濕法磷酸及配套磷肥項目,應把工作重點放在發展循環經濟、降低能耗、減少“三廢”排放上,有資源優勢的磷肥企業可以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按產業鏈整合生產要素,對其他現有企業實行兼并、重組、聯合,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爭取再形成幾個大的企業集團,提高行業集中度和整體競爭力。

  建議:完善化肥市場調控,加快市場化進程

  武希彥認為,化肥是為中國最弱勢群體農民服務的,黨和各級政府十分關注農民利益,而對化肥生產和流通環節往往重視不夠,對化肥出口更是嚴格限制。因產能過剩,使我國氮肥、磷肥價格長期處于世界低谷。因此,我國化肥產業(主要是氮肥和磷復肥)要長期處于“活不好,死不了”的困難境地。為此他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一、取消優惠政策,加快市場化進程。在保障國內化肥需求的前提下,應適當放開對化肥的管理(包括出口政策),逐步取消現行優惠政策,增加給農民的直補,走市場化道路。

  二、鼓勵國內回收硫資源,鼓勵企業勘探、開發國內外磷、硫、鉀資源。支持鼓勵大型國有礦山企業找礦探礦,特別是對磷礦成礦條件較好的重點資源礦區周邊和深部開展礦產資源勘查,發掘新的磷礦資源。同時,鼓勵大型企業在海外興辦磷、硫、鉀資源產業,以促進我國磷復肥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進一步完善化肥市場調控體系。針對化肥全年生產、季節性消費的特點,在保障國內供應的前提下,取消化肥出口高關稅限制,鼓勵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實現淡旺季均衡生產。

  四、加大技術研發的資金支持力度。比如利用中低品位磷礦直接生產高濃度磷復肥生產技術和化學法處理磷石膏以充分利用其中的硫資源、伴生資源等有利于行業節能、降耗、減排的新技術,國家應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作者:張高科     責任編輯:YanBO)
相關資訊
行情按地區分類
推薦信息
專題信息
熱點資訊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2004-2009©版權所有: 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