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磷復肥會結束后,國內鉀肥市場低迷、觀望、降價的現象仍在出現。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唯一支撐國內鉀肥價格的利好消息將是年底或明年進口大合同談判。
造成目前國內鉀肥低迷有多重因素:前期邊貿鉀肥到貨量較大、國產鉀發運問題仍未緩解、貿易商拋貨回籠資金等。硫酸鉀廠維持30%~50%開工率,價格高低不一,不少廠家認為,現在即使報了低價,仍舊無人采購,同時,國內肥市整體低迷影響了鉀肥價格。近期磷酸一銨、二銨價格下滑導致其對復合肥的替代性增強,復合肥廠家停產,停報價格。硫酸鉀廠家認為氯化鉀貿易商會在年底拋貨,因此仍在等待低價格采購。
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形勢不穩致鉀肥進口商、采購商謹慎購買。雖然近期國際市場鉀肥價格堅挺,但整體成交進程緩慢。在鉀肥需求方面,東南亞的需求正在減少,洪災導致泰國今年鉀肥需求銳減10%,明年需求也將大幅下降。近期BPC宣布推遲東南亞市場漲價,當地很多小貿易商也開始拋貨回收資金。
另一方面,全球供需博弈正在加劇。近期加鉀宣告東南亞市場氯化鉀報價為CFR535~550美元/噸,巴西也接受了BPC將標準氯化鉀的價格提升30美元/噸的通告,BPC鉀肥報價達到 CFR580~590美元/噸,德國K+S公司以成交價FR550美元/噸與越南簽下1萬噸顆粒氯化鉀訂單,APC公司有同樣的公告。
國內鉀肥領域普遍認為,目前唯一支撐鉀肥價格的利好因素來自于明年進口合同談判。近期傳聞鉀肥談判有啟動的跡象,但業內認為短期內不會達成實質性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