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煙臺五洲施得富肥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學江
對于國家調高二元素復合肥出口關稅的預期,王學江告訴記者:“明年二元素復合肥的出口應適當留有窗口期,不能一棒子打死。”他分析認為,第一,二元素復合肥這個行業本來整合度就不強,國內登記在案的有2500多家生產企業,農民現在越來越熱衷施用復合肥,進口復合肥比國產復合肥價格每噸要貴出1000多元錢,如果把出口這條路堵死,有能力的企業不能參與市場競爭的話,不可能實現復合肥行業的整合,只有適當的放開窗口,讓有能力的企業才能參與競爭。如果國內的生產企業倒了,農民施用復合肥將會受到影響,而且對我國的糧食安全不是件好事。
第二,今年90%以上的二元素復合肥都銷往印度,印度是磷肥的需求大國,今年磷酸二銨出口總量是下降的,因為今年印度需要磷肥的時候中國的窗口期是關閉的,印度只得向北非、突尼斯和摩洛哥購買,但是今年北非等地局勢動蕩,工人罷工,鐵路設施也嚴重損壞,原本印度簽訂的磷肥訂單,到最后不能執行只能毀約,當時印度因為需求的原因只得從中國購買二元素復合肥替代二銨,這是二元素復合肥出口量大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實際需求所導致。
第三,二元素所用原材料為磷酸一銨、氯化銨和硫銨。很多人都認為今年氯化銨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二元素復合肥出口所導致,這種說法與實際情況差距很大,出口確實是一方面,但是不是決定性因素,氯化銨的生產主要是純堿企業,一噸純堿可生產一噸氯化銨,純堿與建筑行業緊密相連,今年國家調控樓市,房地產行業萎縮,純堿行業基本沒有滿負荷的,純堿的產量非常低;還有一個因素是北方天津和大連兩個產能最大的企業由于搬遷的原因處于停產狀態,這就減少將近200萬噸的產量,這也就意味影響著400萬噸的二元素復合肥。另一個是硫酸銨,它的上游產品鋼鐵也與樓市息息相關,今年很多煉鋼廠都已經停產,所以硫酸銨的產量減少,導致價格上調。
王學江建議,出于國家糧食安全的考慮,我國近階段需要整合一批大型的復合肥生產企業,通過市場的競爭淘汰一批小企業,達到行業的整合,這樣才能使得復合肥行業走向健康的發展之路。二元素復合肥含有氮和磷兩種元素,應當享受磷酸一銨和磷酸二銨同樣的關稅政策和窗口期,況且氯化銨和硫銨也是國內幾大行業有利于環保的副產品,對促進就業當地就業、保障社會穩定有很大好處,并且受歐債危機影響明年全球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所以應該給二元素復合肥留有一定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