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今年開春種什么品種賺錢?哪些品種更適合您的生產區域?春種期間又有哪些技巧應對倒春寒?
今日起,南方農村報推出《春種生產指南》,重點推介地方特色小作物品種、優質瓜果種苗,為春種增收提供參考。
記者專門從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查詢了2007-2011年5-8月幾種大宗蔬菜價格變化,計算出每月價格平均值,分類做成圖表,并采訪大量蔬菜種植戶、收購商、種子經銷商,欲從無常的價格變化中盡可能尋找規律。
番(fan)茄:病害(hai)多(duo)價格好
廣東番茄產業受高溫高濕、病害影響已嚴重萎縮,全年種植面積僅15萬畝,其中春種只占很小部分,因此夏淡蔬菜市場,大量番茄需要從山東、貴州等地運入。分析過去幾年5-8月番茄批發價變化趨勢可以發現,番茄價格相對穩定,基本保持在1元/斤以上,2011年7月,在大多瓜菜價偏低時,番茄反而逆市漲至1.5元/斤。
“目前,在廣東只要能將番茄種出來,效益都不會差。”增城市石灘鎮能記菜種行負責人單自能證實了這一觀點,石灘作為番茄種植老產區,現在只有零星種植,“番茄一年都很難種,開春氣溫低,中期雨水多,秋種氣溫高。”
蔣建榮是少數在春夏有番茄收獲的種植戶,并專門成立了增城民合朱村西紅柿專業合作社,共種有300多畝番茄。2月22日,蔣建榮介紹,朱村從上年12月到來年9月,不間斷播種、采收,早春種的番茄現在收購價1.5元/斤,“這幾年種番茄都賺錢,一般產量4000-5000斤/畝,除去2000多元/畝成本,利潤還不錯。”
苦瓜:或延續數月(yue)好行情
苦瓜是珠三角、粵北等蔬菜產區春種常見品種,廣東全年有40多萬畝種植面積。近年來,苦瓜價格變化幅度較大,在0.2元/斤到2元/斤之間波動。
翁源縣壩仔鎮梅村下崗組劉志平連續種了十年苦瓜,他介紹,“去年整體來說算好,平均有0.8-1元/斤,上半年很差,5月前僅賣0.2-0.4元/斤,6月后慢慢回升,一直到現在,已經連續幾個月的好價錢了,今春應該能賣個好價格。”
據了解,2010年春種苦瓜價格不錯,達到1元/斤以上,而2009年7月之前一直低位運行,算是這幾年價格最低的年份。劉志平的判斷得到一些苦瓜主產區種子商的支持,但是由于苦瓜受天氣影響大,如果氣候太好,產量高,價格便很難上去。春灣鎮興農種子店負責人葉文泉介紹,從種子銷售情況看,去年行情差導致很多菜農種植積極性不高,種菜的人少了很多,而且種苦瓜的農戶也少了。
冬瓜:將與海南(nan)錯開上市
2008年黑皮冬瓜賤賣,最低跌至0.1-0.15元/斤;2009-2010年連續兩年行情好,2009年黑皮冬瓜均價達到0.53元/斤;2010年更刷新歷史記錄,5月中旬臺山市沖簍鎮上市初達1元/斤,7月之前佛山三水大塘鎮一度為0.8元/斤;2011年狂跌,收購價大都在0.2-0.3元/斤,有的產區甚至跌至0.1元/斤。
廣東省內全年黑皮冬瓜種植面積70多萬畝,主要集中在江門、番禺、增城、佛山、惠州、清遠、佛山等地,春種從5月開始采收,由南向北依次進入采收期,若氣候正常,一般可以錯開上市。
“去年虧得很慘,今年面積有所減少。”番禺南進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馮鏡波表示,去年合作社共種了400畝冬瓜,今年種300畝,冬瓜雖然產量高,可以達到1萬斤/畝以上,但價格波動大。臺山市沖蔞鎮農藝師李權生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今年春種面積稍減,估計比去年少1000畝左右。
去年冬瓜爛市主要原因在于,開春低溫陰雨寡照致使海南冬瓜采收推后一個月,與廣東“撞市”。近日,馮鏡波專程到海南文昌等地了解,今年冬瓜長勢正常,“目前來看海南能在5月全部銷完,預計廣東冬瓜價格將不錯。”李權生同樣看好今年冬瓜行情,并不是面積減少,而是海南冬瓜早種的已有七八斤重,應該不會推遲上市。
茄子(zi):長命菜早上市價高
在余志榮的印象里,去年茄子、青瓜價格很不正常,8月將茄子運至東莞虎門批發市場,0.1元/斤都沒人收,“主要是2010年價格太好,有1-2元/斤,隨后2011年種植的人便多了起來”。
分析過去幾年茄瓜價格走勢可知,2010年價格遠遠高于其他年份,5-8月平均批發價為1.2元/斤,而2007、2009、2011年三個年份的批發價較一致,平均0.8元/斤左右。
朱漢林認為,茄子屬于長命菜,一年種一茬,可以收獲大半年,早上市和做好管理持續到后期上市,價格比較有優勢。白云區種植戶楊周錦選擇與常規紫紅茄不同的白茄品種,種的人少,大多會比紫紅茄貴0.5元/斤。楊周錦說,雖然茄瓜去年便宜,反而今年更加愿意種,一般不盲目跟風,“茄子的管理很重要,差的畝產只有3000多斤,管理好的能達到上萬斤,主要是注意防治疫病”。
青瓜:大(da)起大(da)落價格不穩
“青瓜價格最不穩定,便宜的時候一斤只有5分錢,貴的時候可以達到2元/斤。”收購商朱漢林稱。根據分析,青瓜最近三年行情變化一致,在上市初期5月價格較高,隨后降低,6月后再緩慢升高。
博羅縣偉聯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黃偉平分析,苦瓜、茄瓜、青瓜是價格波動較大的品種,很難找到規律,今年冷空氣頻繁,很多瓜類育苗發育不好,這會影響后期長勢,而且容易上市扎堆,“預計5月10日之前瓜價很好,5月10日之后就難說了。”
在余志榮看來,青瓜、茄瓜等都是常規品種,往往考慮當地種植習慣,一般不會改種,對于合作社基地,會選擇搭配一些新產品,比如西紅柿、葉菜、荷蘭豆,一方面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降低市場風險。
辣(la)椒:預計春(chun)種(zhong)面積大幅降
“去年合作社總共虧了200多萬元。”樂昌市云巖鎮農豐蔬菜專業合作社社長余志榮介紹,辣椒去年整體價格不理想。
廣東辣椒面積穩定在100萬畝左右,包括清遠、韶關在內粵北地區是春種辣椒主產區,以尖椒、線椒、朝天椒為主。新豐縣小正新綠源蔬菜專業合作社社長莫延按總結,辣椒行情2-3年好一次,2010年最好,收購價在2元/斤以上,去年最差,在4-5月初上市時很難銷,一般收購價為0.4-0.5元/斤,最低僅有0.1元/斤,“尤其是尖椒價格波動大,線椒較穩定,但產量為4000斤/畝左右,只有尖椒的一半”。
主種朝天椒的南雄市鄧坊綠園果菜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朱祖福介紹,朝天椒種植成本僅600多元/畝,可人工成本需1000多元/斤,產量2000-3000斤/畝,2010年最高賣到4.2元/斤,每畝平均利潤可達4000多元,“2011年降至2元/斤,甚至一度更低,很多人賺不了錢。”
去年行情差已影響到今春種植,朱祖福通過育苗數量判斷,僅鄧坊鎮朝天椒種植面積就從6000畝降至2000畝左右。莫延按在春耕備種前去了韶關、清遠英德等周邊大菜區走訪,發現辣椒大戶少種很多,“預計上市價格應該還可以。”余志榮表示,當地辣椒種植規模減少一半。惠東縣梁化鎮收購商朱漢林也表示,春種辣椒面積少了很多,“去年虧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