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中央財政采取措施落實支持糧食生產重大政策,化肥作為重要農資生產資料,被列為國家重點鼓勵和發展的產業。整體來看,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相關政策如優惠電價、優惠天然氣價、限制煤價上限、化肥運輸價格優惠及對化肥產品價格直補政策等都圍繞著促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十二五”期間,化肥行業將繼續保持產量整體自給有余,其中氮肥、磷肥完全自給并有少量出口,鉀肥國內保障能力達到60%以上。另外,到2015年,化肥總產量年復合增長率0.9%,尿素占氮肥比重70%,磷銨占磷肥比重70%,凈出口比例將上升至19.9%,鉀肥產量年復合增長率2.5%,國內保障能力58%,仍需大量進口。
糧食波動刺激化肥需求
由于我國農業穩產、增產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化肥剛性需求仍然存在。近年來,農作物耕種面積穩定小幅上升,但由于中國人口持續增加及城鎮化進程的發展,可利用耕地面積減少的壓力增大,農作物種植面積上升空間有限,化肥是最快、最有效的增產措施。數據顯示,化肥增產作用占到農作物產量的30%~50%。因此,隨著糧食播種面積的增加及進一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化肥的需求量會進一步增加。
當前食品價格上漲過快,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4.8%,其中,糧食價格上漲12.4%,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34%。糧食價格上漲必然會導致農機、農藥、化肥、種子等相關上游行業產品價格和需求量的上漲,因此預期化肥的市場將繼續走高。
傳統產業保持穩定
化肥產業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加快結構調整,通過加快兼并重組和優化產業布局,促進基礎肥料向資源產地和優勢企業集中,引導大型能源企業與氮肥企業聯合重組或結成戰略聯盟。到2015年,氮肥、磷肥和復混肥企業數量大幅減少,大中型氮肥企業產能比重由2010年的68%提高至80%以上,大型磷肥企業產能比重提高至70%以上,兩家大型鉀肥企業集團規模進一步壯大。
氮肥市場供求趨穩,企業開打資源戰,磷肥企業產能過剩,轉型發展是關鍵,鉀肥生產受資源限制,壟斷形勢明顯。短期來看,國內尿素主流市場以穩定為主,受需求疲軟、運輸壓力增加、后市良好預期心理等因素影響,尿素市場將以穩定為主或小幅上揚。受上游磷礦石價格的支持,磷肥價格將保持穩定,二銨價格或將持續上調,一銨雖下游支撐較弱,但下降空間有限。隨著復合肥開工啟動,磷肥和鉀肥的市場行情即將到來,而隨著終端市場啟動,市場需求或將轉好。
復合肥市場快馬揚鞭
復合肥具有養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狀好等優點,對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作物的高產穩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009年底我國復合肥企業多達5587家,大部分是成本低、工藝簡單、投資低的復合肥裝置,低端產品產能過剩,而高端產品如硝基復合肥每年仍需大量進口。
緩控釋肥是目前解決肥料利用率低的新型肥料,可顯著提升肥料利用率,并且能部分解決復合肥產能過剩問題,近年受政策支持快速發展。控釋肥可將肥料利用率由原來的30%提高到60%~70%左右,在同等量下,施用控釋肥比普通肥料能平均提高作物達10%以上,最高達到40%。目前緩控釋肥產量僅占我國化肥實物總產量1.5億噸的0.7%,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緩控釋肥需求繼續快速增長,施用量將達到300萬噸,發展空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