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份以來,氯化銨一掃去年年底的低迷,行情持續回暖,至今火熱場面依舊。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首先是需求的帶動,自去年9月份復合肥行情開始走低,廠家開工率逐漸下降,對原料的需求減少,且二元肥出口訂單也將執行完畢,氯化銨價格開始持續下滑,濕銨主流出廠報價從1100元/噸左右跌至800元/噸左右,干銨從1200元/噸跌至900元/噸左右,今年2月份復合肥春季銷售即將展開,廠家陸續開始采購原料,氯化銨廠家開工率并不高,在需求的拉動下價格開始上漲,至今濕銨主流出廠報價1080元/噸左右,干銨主流出廠報價1150元/噸左右;第二是由于國家連續出臺限制房地產過熱的政策,相關行業不景氣,純堿行情持續低迷,聯堿企業希望通過氯化銨來度過艱難時期。
對于氯化銨能否長期保持火熱局面,筆者認為利好和利空因素各占一半。利好:目前復合肥廠家仍有較大需求,云南云維、自貢鴻鶴等廠家恢復開工,但江蘇德邦、豐城鹽化工等4月計劃檢修,氯化銨整體供應局面基本沒有太大變化,5月份復合肥又將迎來下一次銷售季節,4月份廠家仍有較大原料需求,另外二元肥出口期將至,今年執行新的關稅政策,出口期較往年更為集中,可能會有好的局面出現,此乃其一;純堿行情雖然有所好轉,不過據了解產品多數停滯在中間商處,下游需求并未真正增加,后期難以持續走好,那么聯堿企業仍需依靠氯化銨來維持生存,此乃其二。利空:印度今年下調農業財政補貼,農業用肥需求可能有所減少,能否如去年一樣大量進口暫難確定,另外氯化銨與尿素等氮肥按含氮量計算已經不再有價格優勢,且春季大量用肥結束尿素價格可能出現小幅下滑,后期復合肥廠家生產高氮肥和摻混肥雖然有較大需求,不過能否采購高價的氯化銨也很難說。
筆者預計短期內氯化銨行情應能高位持穩,后期如果出口行情不佳,尿素、復合肥等價格出現回落,那么氯化銨恐怕也難以保持“一枝獨秀”,因此對氯化銨后勢應保持清醒,繼續推張恐怕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