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晉城)市發改委下發了《關于暫停受理審批新建和單純擴大產能的化肥生產項目的通知》,要求市、縣兩級投資主管部門暫停受理企業申報的新建和單純擴大產能化肥生產項目。市直各有關部門及金融機構要依法把好土地、節能、環保、信貸、產業政策和項目審批關,暫停相關審批事宜的受理、審批。
據了解,目前,全市煤化工行業形成了以高濃度氮肥為主體,甲醇、二甲醚、合成油及各類精細化工產品為補充的煤化工產業格局。此次對化肥產業實施擴張限制的舉措,將推動全市傳統煤化工向現代煤化工的轉變,為建設全國重要的新型煤化工基地起到積極作用。
市發改委負責人介紹,之所以采取這種措施,主要基于三方面考慮。一是國家已將化肥工業政策導向由多年來的“促發展”轉變為“重調控”。化肥產業投資過熱、市場供大于求、產能增幅過快等現象在全國依然廣泛存在,上游能源價格的大幅上漲及下游農民購買力不足的現實導致大部分化肥企業處于虧損邊緣,著力解決產業鏈不平衡制約,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已成為化肥產業轉型的主基調。二是晉城市無煙塊煤造氣的資源、成本和技術優勢已逐步削弱。目前,晉城市的化肥生產裝置全部采用固定床氣化工藝,這一工藝十分適合晉城市無煙塊煤的轉化,也是長期以來晉城市在煤化工產業發展中的最大優勢。但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固定床間歇氣化工藝正被逐漸淘汰,晉城市無煙塊煤造氣的資源和成本優勢正逐步削弱。同時,晉城市在煤化工氣化工藝開發和應用上并未取得明顯進展,這給新建煤化工項目帶來了技術工藝選擇難題,也增大了技術風險和試驗成本。三是節能減排工作力度的加大,客觀要求對高能耗、高污染行業進行調控。盡管近年來晉城市煤化工產業通過技術改造,能耗和污染減排都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由于自身的工藝特點,煤化工產業對晉城市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還是造成了很大壓力,目前丹河流域已沒有新建煤化工項目的環境容量。
針對煤化工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市發改委建議:一是要組織相關部門和專業機構全面系統地對當前晉城市煤化工產業發展的資源、環境、技術、市場等條件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全市煤化工產業的發展方向;二是依托現有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合作解決新型氣化技術問題,緊密跟蹤國內外先進氣化技術的應用情況,廣泛開展與國內外先進技術研究機構和企業的交流與合作,把無煙煤氣化技術的攻關和應用提高到戰略高度,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合作攻關,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形成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增強科技對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