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尿素價格持續上漲,5月7日,國家發改委“出招”約談了中石油、中海油、晉煤集團等32家尿素生產骨干企業,要求這些企業帶頭約束自身經營行為,自覺加強管理、降低成本、穩定市場。但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尿素的實際價格仍然有可能繼續上漲。對此,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張捷在《我財經》節目中進行了分析。
張捷指出,“尿素價格的上漲完全是意料之中的,因為尿素化肥的生產最主要消耗的是能源,消耗的是能量,從合成氨再變成尿素。價格和成本是被能源價格所決定的。這次我們可以看到國家發改委約談的企業其實都是能源巨頭,是產煤、產油的。”
“中國的油價前一段創了新高,能源價格如果下不來,尿素的成本也是下不來的。對于中國來講,要考慮到中國的糧食安全以及化肥是非常緊的問題。我們常說中國是7%的耕地養活了22%的人口,后頭還有半句話,我們用了世界35%的化肥。也就是說,中國耕地的平均化肥施用量是世界水平的7到8倍。我們的糧食能維持這樣的高產,基本要靠化肥來頂的。”
“現在為了糧食增產,邊際效應越來越小。這樣的壓力下,化肥的價格自然會漲。所以中國現在面臨的壓力是很大的,怎么樣從糧食節省,大家的食品結構等方面都要想想辦法。中國的資源壓力一直是很大的,我們要讓中國的各個層面老百姓都要認識到我們現在所碰到的資源瓶頸、能源瓶頸以及現在中國發展的壓力。”
以下是本條新聞的播報內容:
【播報】繼續來看今天財經今榜第三位的新聞。
今年以來,尿素價格持續上漲,目前已經達到了每噸2450元左右的價格,創下了近四年來的新高。5月7日,國家發改委終于“出招”,約談了中石油、中海油、晉煤集團等32家尿素生產骨干企業,要求這些企業帶頭約束自身經營行為,自覺加強管理、降低成本、穩定市場。
不過《第一財經日報(微博)》報道說,根據市場的監測信息顯示,約談之后,各地尿素生產企業的掛牌價格有所下調,但實際成交價仍然沒有下跌趨勢。
業內人士認為,政策的干預可能只能在短期內有效果,目前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的庫存量都比較少,市場需求卻不斷增加,所以不少企業的成交價和掛牌價并不一致。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尿素的實際價格仍然有可能繼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