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復合肥價格上漲,但廠商的利潤水平卻在降低。市場出現了幾種變化:
一是,行情啟動放緩,市場需求分散。一方面,今年一季度氣溫回升緩慢,農時推遲。1月份農時一再推遲。2月中旬到3月中旬,受成本支撐,復合肥廠家開始一輪試探性漲價,復合肥價格進入小幅上行通道,。
二是,產能過剩,廠家供應充足。有關部門統計顯示,我國4400家復合肥企業,產能在2億噸以上,年產量僅為5000萬噸左右,整體復合肥裝置開工率不足 25%。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復合肥新增產能仍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而市場需求每年的增幅僅在4%左右,二者相差懸殊。今年一季度,磷肥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國內53家重點復合肥企業1~3月份供應量約為776.8萬噸,同比增加6.47%。此外,在上述53家企業中,一季度供應量同比增加的企業達35家,最大增幅超過4倍。具體到企業,多家上市復合肥企業的業績報告顯示,一季度復合肥產銷量均大幅增加。
三是,價格透明,同質化產品競爭激烈。信息時代,復合肥價格逐漸透明,且行業門檻較低,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激烈。對于缺少高技術含量產品的企業來說,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并不高,為確保市場銷量,價格只能隨行就市,甚至可能會犧牲部分利潤。以東北市場為例,近年,由于當地摻混肥企業有投資少、銷售成本低等優勢,發展速度迅猛,一季度部分地區BB肥市場占有率甚至超過了70%。由于缺乏監管,這些企業中也不乏偷工減料、低價拋售的現象,一定程度上擠占了正規產品的市場,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
四是,農民收入下滑,購買力下降。對于農民來說,化肥投入約占其種植成本的30%。在購買化肥時,投入產出比是農民經常算的一筆賬,以判斷其投入的成本是否值得。而去年以來農產品收購價格偏低,農民對農產品產生惜售心理,收入下滑,購買力下降。如果復合肥漲價,農民的選擇無非兩種,要么減少施用量,要么選擇價格較低的產品。
在上述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季度復合肥的市場價格一直在成本線上下浮動,企業根本沒有什么調價空間。
據了解,一季度產銷兩旺的復合肥廠商普遍在產品多元化或渠道建設方面擁有明顯的動作。安徽六國化工今年重點做了兩件事,一是進行品牌擴張,豐富產品品種;二是進行客戶評級,有偏重地讓利給經銷商。山東魯西化工通過市場調查發現,農民更傾向于一次性施用高含量復合肥,因此今年一季度推出了54%和57%的高含量三元復合肥,雖然價格偏高,但定位準確,針對性強,市場反饋很不錯。四川新都化工今年轉變策略,重點發展高氮肥和硝硫基復合肥,一方面可以規避磷礦石等原材料漲價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也迎合了市場對高氮肥的需求。江蘇心實肥業推出的25%含量復合微生物肥,成為今年最暢銷的品種。四川邦力達農資連鎖有限公司開拓銷售渠道,在全國構建了一個龐大的營銷網絡,保障了品牌推廣和市場銷量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