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體化就是要求灌溉與施肥結合。在實際操作中要求灌溉企業與肥料企業要合作,共同為作物服務、為農戶服務。
水肥一體化技術是采用設施灌溉和設施施肥。這些設施通常由灌溉企業規劃設計安裝。如果灌溉企業不了解水溶肥料的一些特性及施肥過程,在設計上就會犯錯誤。比如在北方大面積灌溉區,輪灌區面積與總灌溉區面積都很大,這對施肥設備就有具體要求。要求施肥設備溶肥方便,體積要大。但目前普遍采用的施肥罐體積太小,要頻繁倒入肥料,溶肥也不方便。筆者現場調查過一些灌溉企業為什么不用更高效的施肥裝置(如泵吸施肥法),用施肥罐的設計依據是什么。他們回答是標準配置,大家都這么做。當問到每次一個輪灌區要施多少肥、每次肥施完要多長時間、幾種主要肥料的溶解度是多少等問題時,他們一無所知。正因為和肥料企業缺乏溝通,導致很多施肥設備不適用,不好用,效率低。最后用戶干脆不用施肥設備,水肥無法結合,自然產量品質都上不來。
此外,肥料等級不同,對過濾的要求也不同。灌溉企業在設計過濾系統時,只考慮了水質條件,而沒有考慮到所用的肥料對過濾的要求。如有些肥料雜質多,但價格便宜。對大型農場,要用的肥料量很大。這時如采用自動反沖洗過濾器,雖然比常規過濾貴些,但比起購買高等級的水溶肥料,要經濟得多。但灌溉企業由于不了解肥料用量及價格,還是選用常規過濾,導致用戶花更多的生產成本。一些肥料酸性很強,灌溉系統首部一些配件或組件如果是鋼或鐵原料就會被溶解掉。
同樣,肥料企業也必須了解灌溉的一些基本知識。特別是灌溉系統的操作、施肥設備的操作及維護。合理灌溉計劃的制定和實施。否則也無法給農民提供優質的服務。據作者所知,很多好的水溶肥料沒有發揮效果與灌溉設施的管理有很大關系,如出現過量灌溉、滴肥后不洗管導致堵塞、系統壓力不足導致施肥不均勻等,最后都表現于產量品質下降。
灌溉企業與肥料企業要聯手推廣水肥一體化,第一點就是互相學習對方的一些基本知識。令人欣喜的是,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這一點。作者這幾年在灌溉企業與肥料企業舉辦了多場水肥一體化基礎知識的培訓,為兩家建立溝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只有大家互相學習,擁有一些共同語言,才能建立有效的溝通。第二點要提高認識。兩家不配合,不搞水肥一體化,意味著設備和肥料可能都不能發揮最好的效益。兩家有著共同的服務對象(即作物和種植戶),最終目的就是讓服務對象滿意。水肥一體化技術就好比計算機技術,有硬件(灌溉設施)和軟件(灌溉與施肥計劃)兩部分組成,說不清楚哪個更重要。在具體操作上,最好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合作伙伴。灌溉企業在設計安裝時聽聽合作伙伴的意見。安裝好后要及時與肥料企業對接,而非讓農民自己去找。第三點就是政策上的調整,要打破以前的行政分割。以作物為中心,以服務農民為核心,將農田水利與施肥技術歸口到同一部門管理。目前水利部門管農田水利,農業部門管種植栽培的現狀是造成灌溉企業與肥料企業不合作的重要原因。特別在有灌溉補貼的前提下,這種不合作可能會加劇,因為灌溉企業在很大程度上只需對發放補貼的單位負責,而不在乎灌溉設備發揮什么效果。要改變這種現狀,就需要工程驗收時除了看設備安裝,還要看使用效果。特別是使用效果的評價會讓肥料與灌溉企業主動去合作。另外,政府應該在補貼灌溉設備的同時,也補貼水溶肥料企業,因為兩者是同等重要的,建議對水溶肥料企業應該減免稅費、享受運輸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