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礦石開采成本上升,預計未來價格下跌空間不大。目前當地中小型企業平均噸成本(碼頭價)在390 元左右,成本包括開采和運輸,資源管理費(占1/3),開采權和固定資產折舊等,而稅前價580 元,毛利率僅30%,并不如市場之前預期磷礦石企業已經進入暴利階段。隨著磷礦石資源屬性日益突出,具體體現在開采權價格將繼續上升(目前行業平均15‐20 元/噸儲量),未來磷礦石價格將受成本的強烈支撐。
在產量和價格上,當地政府主導作用強大。在探礦權和采礦權的發放上,當地政府以項目配資源,只有企業在當地投資磷礦深加工項目,才會配以一定的磷礦石資源。此外,當地政府通過資源管理費和配額制度,控制成本和銷量,變相主導了磷礦石的價格。目前宜昌地區市場平均資源管理費達到140 元/噸,占到磷礦石總成本的1/3,而實行配額,控制了企業的產銷量,即控制了企業的每噸折舊。預計未來政府對磷礦石資源的把控只可能更為嚴格,企業對政府的依賴性也可能越來越大。
磷礦石儲量還有提升的空間。之前市場普遍認為湖北磷礦石礦區已經開發成熟,未來獲得大規模儲量空間不大,但據我們了解的情況,僅在湖北夷陵地區,在三峽壩區所劃紅線之內,還存在大量未開發的磷礦資源。 未來,隨著當地政府對磷礦開采權的分發趨嚴,那些產業發展符合政府未來方向,大力帶動當地財稅收入和就業,具備良好政府關系的企業,有望獲得更多礦產資源的配套,增厚資源儲量。
投資策略與建議:
對于擁有當地良好政府關系的支柱型企業,當地政府征收的資源管理費具備明顯的彈性,據我們了解,在某縣的當地企業其資源管理費低于市場平均近100 元/噸。未來,我們判斷市場平均資源管理費有望持續上升,從而推動磷礦石市場價上漲,但具備優勢的大型企業被征收的資源管理費不一定會同幅度上升,因此這些企業有望享受到礦石價格上漲帶來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