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像大家所關注的那樣,目前肥料行業的嚴重同質化導致了掠奪性的價格競爭,過度的價格競爭又直接影響著供應端的質量水平和研發創新能力。為了提高短期的毛利水平,不少企業不得不在營銷概念上做差異化文章,最終傷害的卻是自己和農民的利益。
差異化戰略一般是指企業憑借自身的技術和管理優勢,開發和生產在功能和質量上都優于市場現有產品水平的創新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即以市場細分為基礎,通過差異化的產品定位、市場定位和相應的服務價值,突破現有的競爭格局。很多企業都在不斷強調自己產品和服務的差異化,也許確實有一些區別于競爭對手的地方,但很快就不再具備優勢,最終難逃被市場拋棄或者被競爭對手超越的宿命。為什么?因為沒有壁壘的差異化是短命的。這種差異化還僅僅停留在市場細分、廣告概念和促銷上,而真正的差異化必須要建立在功能價值、專利技術工藝、獨特的原材料等不可復制的核心要素上。
專家認為,作物生長所必需的是水、肥、氣、熱,除此之外,作物健康生長還需要抗害殺蟲。而農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則需要不斷改進施肥、種植技術,以應對如因過度使用農藥、化肥導致的生態和食品安全問題。當前,中國農業正在由解決溫飽向追求健康的目標過渡,這一階段乃至今后長期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將是有機肥,特別是那些不僅具有調節土壤等一般功能,更具有促進作物根系生長、殺滅地下害蟲、減少農藥使用等特殊功能的有機肥。
縱觀整個肥料行業,目前能夠將差異化建立在核心要素上的企業可謂少之又少,而擁有這一戰略構想和實力的少數幾家企業正在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和領導者。如某公司研制的以煙草下腳料為主要原料的有機肥,其差異化戰略載體是功能定位的獨特性(驅蟲、抑菌)、原材料差異和限制性(煙草加工剩下的煙葉、煙梗是一種高度限制的資源)、技術工藝的獨特性(煙堿的利用技術與添加專利配方)、卓越的市場營銷和服務價值,特別是其功能特性和主要原料這兩大優勢構成了強大的競爭壁壘,確保其不被競爭對手同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