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種肥料,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養分利用率,提升糧食產量?種小麥、玉米這些大田作物能不能通過施肥既能實現高效益,又能讓土壤更有活力?高光林給出了肯定的回答,因為大田作物已經有了專用肥。
被浪費的15個鉀養分
據高光林介紹,山東金龍珠生物肥業有限公司已經開始生產小麥專用肥。此前,作為一家主產有機無機復混肥、有機肥、菌肥、沖施肥、摻混肥等產品的新型農化企業,山東金龍珠投產小麥專用肥實屬機緣巧合。
今年年初,北京農科院的一位專家看到媒體上有關山東金龍珠的介紹。這家致力于為生態高效農業服務的生物肥料公司引起了這位專家的興趣。專家直接跟高光林聯系,為高光林分析未來的肥料市場走勢。
這位專家認為,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放棄糧食生產,選擇經濟效益更高的水果、蔬菜等作物種植,但糧食等大田作物的種植面積仍然遠遠高于經濟作物。所以,最大的肥料市場還是在廣袤的種植大田作物的耕地上。如今農民對化肥的認知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可種小麥種玉米可選擇的化肥不外乎單一含量的大化肥或者固定含量的復合肥,為小麥玉米量身定做的專用肥卻很少。少,就意味著商機。
專家一席話,讓高光林下決心研發、生產小麥專用肥。“農民種小麥,播玉米,用肥可選空間確實不大,就以小麥為例,農民常用復合肥,現有的45%含量復合肥,大都標稱氮、磷、鉀各含15%,可其中15%的鉀養分基本沒用,白白被浪費掉,因為小麥對它的需求很少。”高光林說,“因此,我們生產小麥專用肥,就看小麥生長需要什么,按小麥的需求制肥料,自然肥料養分利用率就高了。”
每噸肥料便宜500元
事實上,要生產小麥專用肥,對企業的技術要求很高。專用肥本身就是一種科技含量更高的產品。小麥專用肥更根據平衡施肥的原理,根據耕地土壤養分檢測數據,嚴格按照小麥生長周期及需肥特性,合理配比養分。它的生產,也遵循了測土配方的原理。
因為配方按照科學設計,生產又有先進的工藝做保證,小麥專用肥不僅含有充足的氮磷鉀等養分,還含有鋅、硼、硫、鈣、鎂等微量元素。
專用肥科技含量高,價格卻不高。對用肥的農民來說,其投入成本是降低的。高光林稱,以山東金龍珠生產的小麥專用肥為例,和普通的復合肥等產品相比,一噸小麥專用肥的出廠價要便宜500元。價格便宜,是因為專用肥屬于“瘦身型”的肥料,把作物生長不需要的養分含量降了下來。“那15%的鉀含量一下去,每噸的成本就能降低幾百元。”高光林稱。
看到專用肥能降低種地成本的優點,山東金龍珠已經陸續開發、研制玉米、花生、棉花等更多種類的作物專用肥。但專用肥在大田作物上的推廣,同樣需要一個過程。根據目前山東金龍珠生產、并已上市的花生專用肥施用效果分析,高光林堅信,將會有越來越多農民認識、接受專用肥。
“吃小灶”增產明顯
高光林堅信大田作物專用肥的市場前景,是基于他對農民用肥習慣、選肥標準的調查。“現在農民用肥水平已經相當高了,誰要想再靠一時欺騙去做市場,肯定是沒有前途的。”高光林說:“就拿農民選擇肥料來說,面對新型的肥料,他會先做效果對比,先拿一塊地做試驗,只有親眼看到了產品增產效果好,他才會信服。”
最重要的是,一旦產品效果好,好產品就會在農民之間形成良好的口碑,進而讓更多的農民接受。山東金龍珠的花生專用肥就顯示出了這種效果。就在今年,一位用了花生專用肥的農民給公司打來電話,他的花生畝產達到了1000斤。山東金龍珠的小麥專用肥試驗也證明,與普通施肥方式相比,施用小麥專用肥,每畝地的增產效果在10%以上。能見到的效果不僅表現在產量提升上,還表現在專用肥提升作物抗逆性和產品品質,提高土壤活力。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效果,網上有人將專用肥形象地比喻為:“大田需要好肥料,作物施肥吃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