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內尿素出口一年里有8個月的時間執行高關稅政策,但是這并沒有影響國內尿素市場與國際市場之間的聯動效應。
從今年的尿素市場價格來看,兩個市場雙雙形成了一個“山坡”曲線,且幾乎國內行情的每一次轉折都緊隨國際市場之后。
從今年年初開始,國際尿素貿易價格呈震蕩式快速攀升,4月份尤日內小顆粒尿素離岸價已經達到500美元,阿拉伯海灣大顆粒尿素也漲至600美元。在這一輪漲價中,美國市場扮演了主要推手的角色。由于氣溫回升過快,美國南方各州和玉米種植帶的種植季提前到來;北美一些氮肥工廠故障檢修,導致市場供應量下降;前期市場預期消極,終端備貨不足;美國農業部證實今年美國玉米播種面積將達到9590萬英畝,創下1937年以來的新高;部分4月到運美國港口的尿素船期推遲。以上種種原因,造成了美國尿素的嚴重短缺。在當時,美國Nola港離岸價已超過700美元,相對國際其他市場溢價約200美元,達到了2008年的最高價格水平。
匯總10月以來公布的國際各主要尿素進口國本年度的尿素進口數據,不難發現與去年截然不同,今年國際尿素貿易呈明顯放緩的特點。
9月份,印度國內尿素銷量為271萬噸,同比增加2%。4~9月尿素銷售總計1358萬噸,同比下降2.77%;在此期間,該國尿素產量為1090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幾乎未變;同期進口量為257萬噸,同比下降24%。
巴西9月進口尿素26.3萬噸,比去年同期的23萬噸增長了14.3%。1~9月尿素進口量累計165.8萬噸,同比下降17%。
今年7~12月期間,美國大顆粒尿素進口量將在200萬~205萬噸之間,比計劃進口量少25%。
越南9月份尿素進口量為4.08萬噸,比去年同期的15.5萬噸出現大幅下降。1~9月進口量總計36.5萬噸,同比減少50%。
仔細分析國際上那些進口大戶們尿素進口下降的原因可以說是各有各的不同:有2011年結轉庫存過大的原因在其中,也有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還有其自身產能提高的原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