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化工部副總工、全國新型肥料協作組理事長王文善在致辭中指出,“十二五”期間,國家大力提倡發展低碳、綠色經濟,生物肥料作為新型肥料之一,對改善作物品質、降低成本,提高產量、減少環境污染、改善土壤性質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力推廣生物肥料,對發展持續農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及減輕農民負擔等方面意義重大。
首都生物肥料科技創新服務聯盟理事長、北京世紀阿姆斯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鄧祖科先生在致辭中提到,為引領我國農產品生產向優質、健康的方向發展,北京市科委率先組織成立了“首都農業安全投入品科技創新服務聯盟”,“首都生物肥料科技創新服務聯盟”作為其分聯盟之一,于2012年4月15正式揭牌成立,充分體現了農業部、科技部及其相關部委對生物肥料產業發展的重視,召開本次論壇主要是為國內生物肥料產業發展提供一個溝通交流平臺,凝聚各方資源,有效促進企業創新發展。
與會專家在會議上分析了發展生物肥料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發展趨勢,同時針對企業現狀、產業創新提出了新的希望。專家指出:“生物肥料不能替代化肥,我們能做的是盡量減少化肥的使用量。而生物肥料作為化肥良好的輔料,能為化肥使用量的減少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他們呼吁制定每年11月20日為耕地質量日,可見我國耕地目前所面臨的狀況之嚴重,發展生物肥料之迫切。
生物肥料得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綠色農用生物產品高技術產業化專項》等政策、法律的支持,并獲得稅收減免的財政優惠,近年來產業發展迅速,企業約850家,在農業部進行登記的產品有1718個,微生物肥料年產量為900萬噸,產值150億元(截止2012年11月),企業遍布我國28個省市,普適性、屬地化、專用型將是生物肥料今后的發展方向。
來自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業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種質量監測中心、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農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等單位的領導,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院校的專家到會并作了主題報告。全國生物肥料行業的150多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