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尿素
截止到12月上旬,國內尿素主流出廠報價順利回歸2000元(噸價,下同)以上。在此之前,國內冬儲啟動情況并不理想,復合肥廠家開工率也一直遠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尿素價格卻在大多數人準備動手之前完成大幅反彈,這科學嗎?
準備冬儲,跌價時想抄底,等價格價格漲起來之后,又更不敢進貨了。尤其是在目前,尿素出廠報價已經回升至去年同期水平,但是無煙煤價格卻較去年同期低了 200元以上,而且國內尿素產能過剩矛盾愈發突出、出口窗口器已經結束的現在,恐怕大多數還在觀望的經銷商心中要大呼“這不科學!”。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尿素行情是“給點陽光就燦爛”,下面不妨從市場供需角度來分析一下當前的這波行情。
從供應方面來看,今年1~10月,國內尿素折純產量達到2212萬噸,同比增長7.0%。對比單月產量,今年的尿素單月產量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這其中有新增產能逐漸釋放為產量帶來的增量,也有今年夏季天然氣供應充足,使得氣頭企業開工率大幅提升,另外4~5月火爆的尿素行情也使一部分處于長期停車狀態的尿素裝置恢復生產。從目前來看,雖然受季節影響,西南氣頭企業再次因為天然氣供應緊張而被迫減產、停產,但是煤頭企業的開工率在80%以上,所以從 11~12月的產量水平來看,應該依然高于去年同期。
從出口方面來看,今年1~10月尿素累計出口384萬噸,同比增長60.2%。由于今年集港保稅操作問題,預計全年尿素出口總量有望突破500萬噸。雖然去年全年尿素出口量也僅為355萬噸,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去年氮元素更多的是以二元肥形式出口。對比去年全年二元肥出口總量為396萬噸,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出口量僅在75.8萬噸。今年氮元素出口總量應該不會高于去年。
國內消費量一直是最難統計的,所以這里僅作定性分析。雖然近年來我國農業種植結構有所調整,玉米播種面積大幅增加,但是隨著農民用肥習慣的改變,復合肥逐漸取代尿素,而復合肥的養分利用率又高于尿素,所以一加一減,氮元素施用量應該變化不大。從工業角度來看,今年受大環境影響,工業需求也應該不會出現過多增長。
既然有“尿素余量高于去年同期”的結論,為什么今年尿素會提前完成筑底、并快速反彈呢?主要拉動因素為以下三點:一是磷復肥會后,傳出關稅利好消息,下游信心增強;二是目前尿素工廠基本沒有庫存;三是在1900~1950元的價位有部分小經銷商和小型復合肥工廠拿貨。盡管目前大客戶還沒有大量拿貨,但是價格已經反彈。而且《2013年關稅實施方案》即將公布,關稅政策利好基調已定,如果可以銜接上本輪行情,那么尿素行情想在本月回歸1950元以下基本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