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在收視收聽全國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后,遼寧省農委立即召開了春耕備耕專題會議,會議研究分析了全省春耕備耕形勢,對下一步春耕備耕工作進行了部署,全力推進農業生產實現良好開局,力保全省農業生產持續多年的好勢頭。劉長江主任主持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省農委領導班子以及機關處室、委直單位主要領導參加會議。
會議分析了全省春耕備耕形勢,認為今年春耕備耕整體形勢較為有利,各項備耕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一是國家惠農強農富農資金下撥早,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政策效應。國家良種補貼資金和糧油作物高產創建資金已于2012年末提前下達,省級財政已把5.24億元良種補貼資金下達各市;全省種糧直補資金與去年持平,春耕前將發放到位;在落實國家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基礎上,省財政投入5669萬元對水稻插秧機和育秧播種機械進行累加補貼,已下撥農機購置補貼資金5億元。二是春耕備耕農資供應較為充足,能夠滿足春耕需求。我省是全國種子大省,玉米、水稻、大豆種子供應能夠滿足需求,雜交玉米種子還將大量供應外省。全省肥料和農藥市場供需總體平穩,能夠保證春耕需要。三是農民手中資金較為充裕,春耕備耕資金有保證。由于去年全省農業豐收,糧食、蔬菜等農產品市場價格好,種植業收益不斷提升,全省農民人均收入達到9384元,手頭資金比較充裕,農民備耕能力和加大投入的積極性提高。同時,金融系統強化春耕貸款服務,農信社將進一步加大春耕備耕生產貸款投放力度。四是土壤封凍墑情好,冬季降水量高于往年。據省氣象部門監測,2012年10月1日后到封凍前全省平均降水量11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6倍,大部地區土壤封凍墑情較好。去年入冬以來到今年1月末,全省平均降水量20.5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偏多3成。預計2013 年春季,全省降水總趨勢較常年102.9毫米偏多1~2成。五是水稻全程機械化有序推進。根據2012年5月26日省政府召開的推進水稻全程機械化會議精神,省農委會同省財政廳印發了實施方案,落實了補貼資金。目前,全省水稻育秧大棚建設任務和水稻生產機械化任務已分解到位,正組織各地把扶持政策宣傳到戶,把建設計劃落實到地塊。六是農機秋后作業規模大。去年,全省抓住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力度大的機遇,新增機具15.2萬臺套,檢修拖拉機11.9萬臺、農機具13.7萬臺(套),全省秋季完成機耕整地1336萬畝,并完成深松237萬畝、保護性耕作474萬畝、秸稈還田433萬畝,均比上年大幅度增加。
會議認為,全省春耕備耕不利因素不容忽視,需要采取措施積極應對。一是全省土壤墑情差異大,潛在春旱與內澇并存。雖然封凍前全省降水多于常年,但降水不均衡,部分地區土壤濕度大,會造成開春后解凍慢,春翻春旋壓力大,育苗大戶客土準備難度大。同時,一些地區存在潛在春旱。去年封凍前,朝陽西北部降水量比常年偏少2成,鞍山中部、本溪西部、丹東西部、營口南部、鐵嶺北部、朝陽西部地區土壤相對濕度偏少1%~14%。入冬后,沈陽西南部、大連中部、鞍山北部、錦州、營口北部、阜新、鐵嶺局部、朝陽、盤錦北部及葫蘆島地區降水量偏少1~7成。二是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基數高,預計呈中等偏重發生。預計2013年全省農作物主要病蟲害將中等偏重發生,其中,玉米螟、稻水象甲、二化螟等一些常發性病蟲害,以及稻瘟病、粘蟲、稻飛虱等遷飛性、流行性病蟲害在局部地區有可能暴發為害。三是今年春脖子短,各項備耕工作時間緊迫。由于今年是立春后過年,春節后春耕備耕時間短、壓力大。
會議強調,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春耕備耕工作,確保全省農業生產開好局、起好步,對全省農業生產在上年高基數基礎上再獲新突破,對全面實現全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目標尤為關鍵。
會議要求,全省農業系統要搶先抓早,全力做好春耕備耕各項措施落實工作,牢牢把握春耕備耕生產的主動權。一是全面落實各項春播計劃。春耕備耕是全年農業生產的基礎和關鍵,全省農業系統要扎實做好農作物春播計劃落實,按照“穩定面積、優化結構、主攻單產”的原則,把糧食生產納入到省政府績效考核內容,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要力保穩定在469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在不發生特大災害情況下穩定在400億斤以上。二是進一步加快物資備耕進度。在全省范圍內大力開展春耕備耕工作督導、調研和服務,及時掌握農資貯備和下擺情況,監測農資市場供應與市場價格,確保農資供需平衡、市場平穩、價格穩定。要指導各地做好農機檢修,提前做好大型農機具調配,組織開展跨區作業。在遼西北春旱頻發地區,要組織當地提早制定抗旱保春播措施,做好耐旱品種的調劑和抗旱物資貯備,大力推廣應用坐水播種、地膜覆蓋等抗旱技術措施,最大限度地擴大適期播種面積。三是全力做好科技備耕工作。利用春耕前的有利時機,組織做好農民技術培訓工作,深入各地開展好技術服務,努力推進科技創新與服務,因時、因地提出具體技術措施,做好種植結構優化、新品種推介、先進技術推廣、科學施肥等服務,提高農業科技到位率與入戶率。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提高農業裝備水平,提升精量播種、水稻插秧等關鍵環節的機械化率。四是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和政策宣傳。要會同省直有關部門,全力做好春耕備耕期間的種子、種苗、農藥、化肥、農機具等農資的監管工作,營造良好的春耕備耕環境。要通過各種媒體大力宣傳支農惠農政策、工作進展和生產信息,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爭取全社會關注春耕生產,支持春耕生產。五是全力推進水稻大棚育秧和機械化插秧。陳政高省長1月24日在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年內水稻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春耕備耕期間做好水稻大棚育秧和機械化插秧是完成這一目標任務的關鍵,務必做好各項推進工作。農機農藝部門在春耕備耕工作中要進一步融合,力保全省水稻機插秧750萬畝,機插秧水平達到80%以上。為進一步推進工作,省農委將定期對各市水稻育秧大棚建設、插秧機購置、機插秧任務落實和插秧進度情況進行通報,通報內容抄送省、市有關領導。
遼寧省政府和省農委高度重視春耕備耕工作,春節前,省農委已經對各地春耕備耕情況進行了調度,趙化明副省長專門召開會議對春耕備耕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正月十五后,遼寧省農委還將派出多個工作組,分赴全省各市開展春耕備耕督導和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