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在CAC2013中國國際農化會議周上,來自農藥管理機構和國內外農藥行業的專家就中國農藥行業進出口、企業發展瓶頸、國際市場需求等熱門話題展開了深入對話。他們表示全球對中國低毒農藥需求量大,企業發展要掌握技術、品牌、規模三個要素。
中國農業部農藥檢定所葉貴標處長分析,2012年,中國農藥行業進出口保持快速增長,進出口金額增長均超過26%。值得注意的是,農藥制劑出口量 86.09萬噸,比原藥出口量高11.64萬噸,同比增長14.22%,占出口總量的53.57%。出口的產品主要是除草劑和殺蟲劑,分別占57.27% 和28.77%。其中高毒農藥出口2.05億美元,占3.34%,低毒農藥62.20億美元,占78.74%,可以看出全球對中國制造低毒農藥需求量非常巨大。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鐘華表示,近年來,進出口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六大跨國公司利用其雄厚的資本搶占中國市場。北美、澳洲、歐洲市場進入門檻很高,中東、非洲、中(東)亞地區匯率風險高。國內農藥企業發展處于瓶頸,技術、品牌、規模是發展的三個要素。
Phillips McDougall有限公司農化市場分析專家 Matthew Phillips博士表示,全球農藥貿易快速增長離不開中國農藥企業的貢獻。中國農藥企業應該更加注重對國際農藥新法規的解讀,及時調整自己的產業重點,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發展生物農藥和轉基因作物這兩大領域。
英國農業Xenex聯合公司Rod Parker先生介紹,非農用農藥自1990年以來,保持每年5.7%的快速增長,由最初的年銷售72億美元到2012年220億美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草坪、家庭衛生、疾病防治等有更高的要求,而非農用農藥具有極高的附加價值。當前已經有很多企業開始注重這個領域的開發,包括先正達、拜耳等國際農化巨頭,甚至包括寶潔、聯合利華等日化領域巨頭也開始注意這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