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發改委《關于解除發電用煤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通知》,從今年開始,解除對電煤的臨時價格干預措施,電煤由供需雙方自主協商定價,實施電煤價格并軌,煤炭價格將全面實現市場化,宣告延續10年的電煤價格雙軌制正式終結。煤炭是氮肥生產企業的主要原料,我國75%的氮肥企業是以煤為原料,其中尿素 63%、碳銨92%的產量以煤為原料。在氮肥生產中,煤炭和電力價格的成本占氮肥企業生產成本的70%~80%。眼下,新政已經執行兩月有余,對氮肥企業有什么影響呢?
以山西為例,記者進行了調查。近幾年隨著我國新型煤化工產業的迅猛發展,很多煤炭企業加快了兼并重組化工企業的步伐,全面進入煤化工領域。如山西省內的氮肥企業目前已經形成被大型煤炭企業“瓜分殆盡”的格局。對于取消“雙軌制”,這些大型煤炭企業下屬的氮肥企業顯得非常冷靜。有氮肥企業坦言,大型煤炭企業幾乎都是“以煤養化”,經過幾年被兼并重組的磨合,氮肥企業不用為煤操心了。因此,煤炭實現完全的市場化后,對大型煤炭集團的煤化工企業造成的壓力并不大。
以山西晉城無煙煤集團為例,該集團依托無煙煤資源優勢,已與本地和黃淮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等全國十多個省(市)糧食主產區發展起21家化工公司、 58個生產廠,擁有1390萬噸/年總氨產能、1550萬噸/年基礎化肥產能,110萬噸/年精細化工產品和10萬噸/年煤制油品產能。現在晉煤集團的塊煤原料有60%~80%供應給自己的企業,一方面解決了晉煤集團煤炭產品的出路問題,也使下游煤化工企業的原料安全有了充分的保障。
晉煤集團煤化工局副局長李占良認為,從短期來看此項改革對氮肥行業所產生的影響不大。他說:“煤炭企業進入化工領域后,我們把自己的煤加工成化肥和其他煤化工產品,為煤炭產品找到了穩定的用戶和銷售市場,完全可以控制煤資源的出路。”據了解,2012年7~8月,煤炭市場銷售需求不旺,量價齊降。晉煤集團依托煤化聯動優勢,積極盤活內部煤炭市場,讓煤化工企業優先使用內部產品,發揮了協同效應。在那一時期,公司所屬的晉豐煤化工公司每天都有200噸晉煤集團的煤為尿素生產供應原料煤,保障了煤炭主業穩定健康發展,使化肥企業整體效益少受損失。
“取消雙軌制有利于市場公平競爭,有利于企業進一步整體控制成本,有利于國家宏觀調控。我們會進一步考慮整體布局。”李占良說。
而煤炭實現完全的市場化后,對于沒有煤礦做“靠山”的氮肥企業反應又如何呢?在調查中,多數企業認為會釋放正能量。理由是,多年來,火力發電市場一直有“市場煤、計劃電”的說法。此次實施電煤價格并軌,煤炭價格全面實現市場化,從此只有市場煤可以實現公平競爭,在一定程度上將有利于煤炭價格的平穩,這對氮肥行業的影響是利好。
山西天澤煤化工集團是山西唯一一家沒有進入煤炭集團的大型尿素企業,2012年尿素產量為172萬噸。該集團董事長賈根柱分析認為,現在完全市場化后,煤價可能會更穩定。以往,煤老大自己可以根據市場波動抬高價格,雖然化肥價格也在2009年由政府指導價改為市場調節價,但尿素產品的消費者是農民,購買力有限,實際上尿素價格并不能真正隨行就市,企業只能自己消化。如2010年12月,山西晉城地區無煙塊煤到廠均價達到了1600元/噸,每噸就上調了400元,漲幅達33.3%,尿素生產成本達到1800元/噸,而尿素產品價格漲幅有限。受此影響,他們半年就增加支出2750萬元,山西豐喜肥業集團全年增加成本1.35億元。此外,還有一些中小型氮肥企業受煤價高漲影響而被迫停產,這一年山西的尿素產量下降約50%。
“現在,煤價市場化了,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更加公平,反而是件好事。”賈根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