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肥
一年之計在于春,2013年春耕工作全面展開。隨著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商務部、海關總署、供銷合作總社等11個部門作出部署,一場春耕化肥保障供應的戰役已然打響。
日前,農業部網站公布了《2013年國家支持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在38項政策措施中,記者發現,今年1月,中央財政已向各省(區、市)預撥涉及到化肥等農資用品的農資綜合補貼資金1071億元,要求通過“一卡通”或“一折通”兌付到糧農手中。
另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消息,隨著春耕時節到來,國內農業生產企業紛紛加大了化肥的進口量。為支持春耕工作順利開展,廈門海關、南通海關和黃埔下屬新沙海關等紛紛開通驗放化肥的“綠色通道”,確保化肥快速通關不誤農時。
數據顯示,作為華南地區重要的化肥進口口岸,今年1月至2月,新沙口岸共進口化肥10.7萬噸,同比大幅增長71.9%;價值5625萬美元,同比增長83%。另據青島大港海關數據,今年春耕時節,青島口岸快速驗放氯化鉀、復合肥、磷酸二銨等進口化肥近5萬噸,貨值2200多萬美元,日驗放率達100%。
“目前,國內尿素和磷酸二銨產能過剩,產量同比持續增加,鉀肥供應也持續增多,春耕時期資源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春耕化肥供應有保證。”中國農資流通協會信息部主任王曉晶在該協會日前召開的第四屆三次理事會暨2013年春耕市場形勢分析會上如是表示。
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監測到的數據也顯示,今年春耕期間,國內化肥資源供應量為3420萬噸,需求量為3050萬噸,供大于求370萬噸,同比增加140萬噸,供應形勢好于2012年。
但是,中宇資訊指出,化肥市場今年春季的行情較為淡穩,受天氣因素影響,農民用肥時間略有推遲。另外,2013年第一季度,國內尿素市場旺季不旺、弱勢震蕩,磷銨、氯化鉀市場維持弱勢運行,硫酸鉀一枝獨秀,復合肥市場春耕時期需求不旺,上漲空間較小。
王曉晶也指出,就市場價格走勢而言,當前,中國尿素批發價格指數和磷酸二銨批發價格指數呈現下跌走勢,后期春耕啟動、工農業需求增加等因素或可促使價格止跌回穩,但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要密切關注國內采購情況以及國際市場情況等。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農資局業管處王智告訴《中國貿易報》記者,由于進口的復合肥、氯化鉀等肥料肥效高,增產效果好,且對土壤損害程度較低,在國內很受歡迎。尤其是國內鉀肥資源不足,自給率僅為50%左右,而中國農作物對鉀肥需求旺盛,上半年是全年用肥最集中的時間段,需求量占到了全年消費量的60%,由此產生的市場缺口只能通過進口彌補。
不過,2013年開春以來,邊貿鉀肥及港口鉀肥到貨量持續增加,國內的氯化鉀供應已經過于寬松。中宇資訊分析師李艷君給出的數據是,今年上半年敲定的鉀肥進口大單中進口氯化鉀合同數量為273.5萬噸以及40萬噸可選量,3月份港口已大批量到貨;另外,今年第一季度,邊貿氯化鉀也得到了大批量補充,1月和2月自俄羅斯經鐵運過境的鉀肥量分別為23.1萬噸和23.59萬噸,3月到貨量預計與之持平,且4月份陸運訂單也已經敲定。
由此,李艷君認為,就鉀肥而言,國內各方供應商價格競爭將愈發激烈。而且,隨著國產鉀肥產量上漲,下游用戶對氯化鉀價格走勢持“不明朗”、“不樂觀”態度,看跌者居多,多隨用隨采,市場流通性減弱。
而除了鉀肥的供需形勢,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聯還擔憂地指出,當前,全球氮肥市場格局正在發生改變,中東新建項目陸續投產,美國頁巖氣革命可能促使其逐漸從氮肥進口國轉為出口國,印度從中國的采購量可能會減少。磷肥方面,中國最主要出口國印度的采購需求也存在較大變數,摩洛哥、沙特等國磷肥資源廉價、豐富,并具有地緣優勢,會對中國磷肥出口形成挑戰。
“就全球來看,氮磷鉀各肥種逐漸形成了供大于需的局面,價格存在下行風險。”朱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