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初山東地區少數大廠適當下調了開工率,庫存壓力得到緩解,加之當地降雨后市場需求稍有恢復,所以試探性上調了報價。雖然國內市場需求仍呈疲軟態勢,但是作為國內尿素行業龍頭的山東地區尿素價格的上調,對周邊市場的影響還是不可忽視的。兩河、陜西等地廠家報價相繼小幅跟漲,不過畢竟市場需求有限,廠家多表示對漲價有些底氣不足。可以看出在勉強漲價的背后,實際上主要是廠商想利用下游“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來刺激需求,孰不知經銷商大量的前期冬儲存貨尚未消化完畢,而且經銷商對后市也多持悲觀預期,所以成效與預期差距頗大。據了解在山東及周邊地區價格上漲之際,西北、西南和東北等地市場還在進一步惡化,由于需求持續平淡,價格仍呈現出下滑趨勢。
近期尿素仍在陸續集港,前期國內港存已達165萬噸左右,本周有廠家表示實際港存現已近200萬噸,且仍在增加中。與此相對應的是,本周國際尿素價格繼續走低,小顆粒離岸價跌幅在3-5美元/噸,大顆粒跌幅8-33美元/噸不等,目前國際采購商對小顆粒尿素的預期仍較悲觀。兩相對比,可見我國尿素的出口前景仍不容樂觀。
生產方面,本周整體開工率有所下降,由于市場持續低迷,產品滯銷,廠家不得不適當調整生產,少數廠家停產檢修消化庫存。目前行業平均開工率不足八成;內蒙古地區新廠家雖相繼開車,但生產仍不穩定。
綜合來看,尿素滯銷不是價格問題,而是供求問題,產能過剩是尿素行業一直存在的巨大隱患,目前部分終端市場備肥基本結束,經銷商想走貨也比較困難,廠商只能把更多的希望寄托于出口,但出口又很可能不會太理想,所以預計短期內尿素行情難有真正的好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