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市場行情出現下降的趨勢,但是對于有資源、有品牌的大型的行業的發展會像我國的家電行業一樣,剛開始那么多的廠家,現在就只剩下幾大品牌,其他都被兼并掉了。
新型肥料是未來方向
新型肥料的快速發展是國家宏觀調控的結果,特別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出來之后,各個化肥企業都在推進新型肥料,包括企業跟政府聯動來推進新型肥料,同時跟專業合作社聯絡。新型肥料這塊發展會非常快,據說今年年底緩釋肥補貼標準會出來,如果補貼標準出來,新型肥料推動得更快,會逐步取代傳統的常規肥料。
記者調查
針對保底優惠政策的執行情況,河南省新鄉縣農資有限責任公司業務經理張成勇說:“保底政策多是口頭的,只是個定心丸。雖然實際行情是下滑趨勢,但是下滑的幅度在合理范圍內,有些大廠家并沒有降價,沒有降價何來保底?而且保底有時間限制,是在6-7月份用肥旺季的時候,沒有實際價值,除非出現大幅度下降的市場變動,但這種可能性非常小。當然有些廠家也有變相降價,或是按量定價或是幫助經銷商加大宣傳力度等等,而我們經銷商自己就是減少備貨量,把風險降到最低。”
對于新型肥料的推廣,河南省信陽市新鑫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維常說:“農民還是習慣用復合肥和尿素混搭,認為新型肥料都是概念性的,看不見摸不著的,農民用著不放心,農民習慣用大化肥,覺得心里有把握一些。”當記者問及全國市場價格對當地影響嚴重否時,金維常坦言:“市場信息太靈通了,我們當地肯定會受些影響,但這不是最主要的,信陽地區農民幾乎都是老人,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因為種地不賺錢,且種植面積也不多,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幾乎沒有,化肥使用量大幅度減少。”
對于農資行業大洗牌的問題,張成勇說:“土地流轉雖然是趨勢,但是土地流轉還是需要時間,我們這里現在承包一畝地需要1000多元的租金,選擇種大田作物的話根本沒有經濟效益,這是土地流轉的一個阻礙;雖然可以種經濟作物,但是耕地還是以大田作物為主,我感覺還需要十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土地流轉,這也給廠商轉型時間,現在大家都在找出路、做終端,試著跟合作社和種田大戶合作,這是以后方向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