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企業手中多了壓價的牌
中商情報網產業研究院行業研究員楊敏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烏拉爾鉀肥公司宣布退出BPC時,烏拉爾同時著力搶灘中國市場。據了解,烏拉爾與我國主要化肥進出口商達成協議,在今年7月29日至12月31日向中方供應50萬噸鉀肥,價格尚未落定。預計此價格將要低于現有價格。
而其他國外企業要想獲取合同勢必也將下調合同價格,價格在市場競爭中將逐漸趨于健康化。
卓創資訊鉀肥分析師李峰認為,在價格談判方面,我們手中多了一張有利于壓價的牌。每年我國進口鉀肥除海運大單之外,從邊貿口岸進口鉀肥的數量也處于上升趨勢,并憑借其價格低、養料成份含量高等優勢備受企業青睞。
據卓創資訊數據統計,2009年至2012年期間,中國邊貿口岸累計進口鉀肥數量達到500萬噸,且每年以高達78.8%的增長速度,不斷擴增鉀肥進口量。邊貿口岸最大的鉀肥供貨商便是烏拉爾鉀肥公司。預計未來幾年,在中國市場上,邊貿鉀肥過與海運鉀肥將會形成分庭抗禮的局面。
另外,烏拉爾鉀肥通過中國邊貿口岸大量輸送鉀肥,勢必會影響到海運大單采購數量。在烏拉爾與國際鉀肥聯盟組織之間存在著不良的競爭關系,這勢必會對談判價格產生利空效果。
國產鉀肥市場受沖擊
進口鉀肥價格的下滑,將會對國產鉀肥市場形成巨大沖擊。李峰告訴記者,國內鉀肥產能正處于擴張期,而此時進口鉀肥價格的下跌,將會給國內市場敲響警鐘。
對于國內現有規模的生產企業,其銷售壓力將會日漸增大,而“聯儲聯銷”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大。與此同時,邊貿、港口鉀肥爭搶現有的市場份額,競價將在所難免。
李峰認為,未來國內鉀肥市場是否會趨于健康化,評判的標準是要看鉀肥市場能否徹底放開。中國是一個大型需求平臺,允許國產、邊貿、港口鉀肥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讓其買方市場決定其價格走勢。但是,中國鉀肥市場想做到一點還需要一段時間,相信未來市場會趨于健康化,只是當前時機尚未成熟。
進口鉀肥價格下跌
“預計烏拉爾鉀肥的退出壟斷聯盟將會引起全球價格大幅下降,我國鉀肥價格也將有所下降。”楊敏表示,在不受聯盟的約束下,未來國際鉀肥企業極大可能會將策略從“價格優先”變為“數量優先”,企業將通過增加產量來獲得市場競爭力,由此國際鉀肥市場供給將會明顯提升,鉀肥價格將有所下降,與此同時,鉀肥價格的下跌可能會觸發更高的市場需求。
近年來,我國鉀肥的進口量和進口價格整體呈上升趨勢。2012年我國鉀肥(折含K
2
O100%)進口389.2萬噸,占全年總消費量的43.2%,對外依存度很高。國際鉀肥價格的變動對我國鉀肥價格有很大的影響。未來,中國鉀肥進口價格也將會進入下行通道。
據了解,每年中國鉀肥平均需求量約1200萬噸,國內自供600萬噸,還有一半需要進口鉀肥補充。李峰告訴記者,在邊貿口岸進口大量鉀肥,且在國產鉀肥產能不斷擴大的情況下,鉀肥社會供貨局面較為充足,勢必導致價格重新走低,預計國產、進口鉀肥將會跌回2000元/噸附近。“老百姓的種地成本將會大大降低,糧食、經濟作物‘貧鉀’地區也將會得到有效補充,作物產量在得到提升的情況下,老百姓收益狀況也會得到較大改善。”李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