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來,高溫天氣席卷了全國大部分地區,持續的高溫天氣給全國農業生產帶來嚴重的影響,尤以中東部地區的水稻最為嚴重。在造成水稻減產的同時,由于病蟲害發生較輕,農民的用藥積極性下降,造成農藥市場相對低迷。
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李永平表示,受高溫影響,今年農作物產量可能會下降,其中尤以水稻受影響最為嚴重。高溫會導致病蟲害發生較輕,用藥量會比往年明顯減少,
面對持續的高溫天氣,青島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申云龍頗有感觸。他告訴記者,為了實地調查取證,他最近特意走訪了江蘇、安徽等地。由于水稻種植面積大,相對集中,受影響也最大。往年的臺風比較多,今年臺風來得較晚,空氣濕度較低,而稻瘟病對濕度要求較高,現在濕度不夠,因而發生不到5%,還不到防治指標,因此用藥量也少。個別水稻田紋枯病有小面積暴發趨勢,但都是局部暴發,沒有大面積暴發的趨勢,整體病害起不來。遷飛性害蟲目前不是很嚴重,只有部分地勢較高的高濕區域,中晚稻有卷葉現象。高溫減輕了病蟲害,也降低了農民的用藥積極性。很多地方即使有病害發生,只要不夠嚴重,農民也懶得用藥。很多蔬菜都已經變質,農民都放棄了管理。高溫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工成本,之前雇一個人打藥一天要200~300元,現在300~400元一天也很難請到人。此外,高溫后期對中晚稻的產量也有影響,旱田尤為明顯。總之,高溫對農民和農藥企業都不是一個好現象,產量減少,用藥減少,收入也會大打折扣。
江西省余干縣經銷商范定文告訴記者,今年入夏以來持續高溫,現在剛有些涼意。當地主要種植水稻,由于水分不足中稻無法揚花,不能授粉,將影響產量。目前還沒有什么病蟲害,而且未來大規模發生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用藥很少。據他所知,附近幾個區域的農藥市場均受到很大影響。雖然目前用藥都是以預防為主,但正常情況下一季水稻需要用藥3~4次,今年病蟲害很輕,有的減少為兩次,有的農民干脆就不用藥了,所以今年的農藥銷量不樂觀。
新聞鏈接:
從7月初開始,持續的高溫酷熱天氣席卷了江南、華南、江淮大部地區,各地的氣溫普遍在35℃以上,部分地區氣溫一度達到了40℃,中央氣象臺持續發布高溫預警。大部分地區較長時間沒有降雨,很多地方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截至記者發稿時,部分地區的高溫天氣有所改善,但江南中西部偏北地區、江淮西部、四川盆地等地高溫天氣仍在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