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尿素
受氣候異常和產能過剩等因素影響,今年的氮肥市場極端低迷,行業經營形勢惡化。為免深陷苦海,墜入同質化惡性競爭困局,不少氮肥企業正在積極開發氮肥增效環保新技術和新產品。
10月10日至11日,氮肥增效環保新技術與新產品推介會暨2013年氮肥行業營銷工作會在石家莊舉行,會上主要探討了氮肥新產品的技術與推廣,并介紹了現代肥料企業的宣傳定位等內容。會議由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主辦,魯西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協辦。
三種方式改良尿素
2012年我國合成氨、尿素的產能、產量均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成為世界最大的氮肥生產國,但產能過剩問題嚴重。如國內尿素產能達7148萬噸,有648萬噸過剩。
“今年1-8月虧損氮肥企業158個,占我國規模以上尿素企業的40%左右,虧損企業虧損額達45.12億元,同比增長60.2%,行業利潤33.02億元,同比下降了64.5%!”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劉淑蘭指出,產能過剩已對行業造成巨大沖擊。據介紹,尿素價格從3月份開始逐月下降,至9月份降到了1600元/噸,是十年來最低。同時,企業不少裝置長期在70%-75%的負荷下運行,使能耗大升,環保措施不能正常運行。因此氮肥行業急需調整產品結構,積極發展緩、控釋肥及各種功能性肥料。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趙秉強對尿素改性增效做了詳細介紹。尿素改良主要有三種方式:緩釋法、穩定法以及增效劑法。目前國內增值尿素的年產量達300萬噸,推廣面積約1.5億畝,已為農民增收80多億元,未來幾年有望發展到1000萬噸。
調整施用時期,確定適宜的施氮量也是高效環保的關鍵。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院士朱兆良介紹了“前氮后移”的施肥策略。“打個比方,好比襁褓中的嬰兒不需要吃米飯一樣,幼苗期的玉米也幾乎不需要施氮肥,等到其生長旺盛期再進行表施,氮肥利用率可提高15-40個百分點。”
十余家尿素企業還帶來了各自的新產品,激發了現場數百名參會人士濃厚的興趣。
企業加強網絡推廣
酒香也怕巷子深,互聯網時代肥企必須做好宣傳,這是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推廣研究員田有國堅持的觀點。他認為企業對外宣傳包括三方面:宣傳產品和服務、宣傳企業及危機管理。
田有國認為,農業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民收入增加等因素都在深刻改變著農資消費習慣。“肥料團購正在興起,采購方式由一家一戶變為抱團進貨,采購渠道也開始由基層網點向上游廠家變化。”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5.91億,手機網民達4.64億。2013年4月,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實施寬帶中國2013專項行動的意見》,其中2013年的目標是新增通寬帶行政村18000個。“這對農資企業而言有很大的導向意義!”田有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