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發布公告,公司國有股權無償劃轉一事獲得證監會正式批復。在無償受讓金茂集團所持有的10萬股份后,中化集團因合計持有揚農化工控股股東揚農集團40.59%的股權,成為公司新的實際控制人。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此舉將加快中化集團在農化行業布局。隨著環保核查的深入,國內草甘膦行業的整合大幕有望拉開。
揚農:資產劃撥塵埃落定
揚農化工公布的《收購報告書》顯示,經中國證監會、國務院國資委、揚州市國資委等部門批準,中化集團以無償劃轉的方式受讓揚州市國資委全資子公司金茂化醫持有的揚農集團0.06%股權。劃轉后,金茂集團持有揚農集團40.53%的股權。中化集團子公司中化國際間接持有揚農集團40.53%的股權,合計持有40.59%的股權,控制江蘇揚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6.17%股份,成為揚農集團實際控制人。
揚農化工表示,雙方的合作為中化集團進一步推進精細化工和農藥業務的產業化轉型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化集團控股揚農集團后,在精細化工和農藥領域的產業地位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揚農集團將為中化集團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使公司盈利能力不斷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此前揚農化工發布的公告,此次股權無償劃轉完成后的12個月內,中化集團將根據實際經營情況、業務架構調整規劃和公司資源的優化配置等因素,不排除由中化集團或其關聯公司通過收購、增資等方式使中化集團及其關聯公司繼續增持揚農集團的股權達到51%以上。
中化:布局農化進程提速
此次收(shou)購完成后,中化(hua)集團(tuan)已(yi)擁有國內涉(she)及(ji)草甘膦主要上市公司中兩家(jia)公司的股(gu)權,包(bao)括揚農(nong)化(hua)工與江山股(gu)份(fen)中化(hua)集團(tuan)旗下(xia)控股(gu)公司,持有股(gu)份(fen)分(fen)別為(wei)40.59%、29.19%。
2013年揚(yang)農(nong)(nong)(nong)化(hua)工(gong)完(wan)成合并(bing)銷(xiao)售收(shou)入(ru)(ru)30.05億元,實現利(li)潤總額4.56億元,歸屬于上(shang)市公(gong)司(si)股東的凈(jing)利(li)潤3.78億元,同比分(fen)別增長35.42%、96.65%、94.57%。2014年一季度,揚(yang)農(nong)(nong)(nong)化(hua)工(gong)實現營(ying)業收(shou)入(ru)(ru)8.53億元,同比下降(jiang)3.19%;凈(jing)利(li)潤1.15億元,同比增長16.76%;每股收(shou)益0.67元。中國農(nong)(nong)(nong)藥工(gong)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3年中國農(nong)(nong)(nong)藥行(xing)業銷(xiao)售排行(xing)榜中,江蘇揚(yang)農(nong)(nong)(nong)化(hua)工(gong)股份有限公(gong)司(si)以30.05億元的銷(xiao)售額排名第五。
資料顯示,除揚農化工(gong)和江山化工(gong)外,中(zhong)化集團(tuan)目前(qian)直(zhi)接或間接持股(gu)超過5%的A股(gu)上(shang)市公司還包括中(zhong)化國際、英(ying)特集團(tuan)、鹽湖股(gu)份。
分析人(ren)士指出(chu),農藥和化(hua)(hua)工業(ye)(ye)務一(yi)直是中化(hua)(hua)集團主營業(ye)(ye)務之一(yi),此次揚(yang)農和江(jiang)山均納(na)入中化(hua)(hua)集團旗下,說明中化(hua)(hua)集團有望成為草甘膦(lin)行(xing)業(ye)(ye)整(zheng)合的(de)載體(ti),未來中化(hua)(hua)可(ke)能(neng)成為國內最大的(de)草甘膦(lin)企業(ye)(ye)。有分析認為,地方國資無償將股(gu)權劃(hua)歸央(yang)企后,央(yang)企一(yi)般將加(jia)大投資力度,揚(yang)農化(hua)(hua)工在中化(hua)(hua)集團的(de)版圖定位值得關(guan)注。
對此,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信息部主任齊武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入主揚農化工,將加快中化集團在農化行業的布局,行業整合符合產業發展政策,同時有利于企業加強環保等方面的發展。由于揚農股份是我國主要的殺蟲、殺菌劑原藥生產企業,如菊酯類、吡蟲啉等技術實力均在國內非常強,而且生產規模較大,因此此次收購不僅將增加中化在草甘膦領域的市場份額,更意味著中化強勢進軍農藥市場的決心。
草甘膦:行業整合前景可期
目前,草甘(gan)膦產能較大(da)的(de)國內生產企業(ye)主要(yao)有樂山福華、新安股(gu)份(fen)(fen)、江山股(gu)份(fen)(fen)、揚農(nong)化工、沙隆達A等。有證券研究員表示,由于草甘(gan)膦環保趨(qu)(qu)嚴,行業(ye)出現(xian)整(zheng)合(he)(he)(he)是大(da)勢所(suo)趨(qu)(qu)。揚農(nong)正(zheng)式(shi)受(shou)控于中化集(ji)團,與江山股(gu)份(fen)(fen)成為(wei)“央企兄弟(di)”,符(fu)合(he)(he)(he)發展趨(qu)(qu)勢,并且正(zheng)式(shi)揭開(kai)了草甘(gan)膦整(zheng)合(he)(he)(he)大(da)幕。隨著環保政策的(de)日趨(qu)(qu)嚴格,草甘(gan)膦行業(ye)的(de)整(zheng)合(he)(he)(he)也將(jiang)加速。
據悉,通(tong)過環保核查的草(cao)甘膦(lin)企業(ye)名單(dan)有望在近期公布。據齊(qi)武透露(lu),目前首(shou)批(pi)草(cao)甘膦(lin)環保核查工作正在進行,具體名單(dan)尚未(wei)公布。
“隨(sui)著環保門檻的日益提高,未(wei)來一部(bu)分(fen)資金實力差、技術水平低(di)、環保投入不足的草甘(gan)膦企業可能退出(chu)。”齊武告訴記(ji)者(zhe)。
2010年9月,工信部、環保部、農(nong)(nong)業部、國(guo)家質檢(jian)總局聯合(he)發布《農(nong)(nong)藥產業政策》要求,到(dao)2015年,我國(guo)農(nong)(nong)藥企(qi)業數量(liang)減少(shao)30%,國(guo)內排名(ming)前(qian)20位(wei)的農(nong)(nong)藥企(qi)業集團(tuan)的銷(xiao)售額達(da)到(dao)全國(guo)總銷(xiao)售額的50%以(yi)上,2020年達(da)到(dao)70%以(yi)上。
對(dui)此,業(ye)內人士認為,草甘膦行業(ye)整合有利于國內龍頭農(nong)化(hua)企業(ye)的未來發(fa)展(zhan)。
國金證券發布的研報認為,環保核查名單的公布是草甘膦行業供給端產生改變的核心環節,草甘膦行業嚴抓環保的大趨勢不會改變。環保核查名單一旦出臺,企業是否環保合格就有了切實的依據。未進入第一批名單的企業可能被迫停產整頓或降低開工率,下游客戶和渠道會進一步向通過核查的廠家收縮。草甘膦行業也將因環保核查第一批名單分裂為“白名單”和“黑名單”兩個陣營,“白名單”上的企業將取得極大優勢,獨享草甘膦的行業景氣。
據中國農藥工業(ye)協會統計,2013年(nian)行(xing)業(ye)共完成12次兼并重(zhong)組,與2012年(nian)持平,其中有4家(jia)(jia)原藥企業(ye)和8家(jia)(jia)制劑(ji)(ji)企業(ye)。這些并購(gou)主(zhu)要是為了進行(xing)地域擴張、上下游整合(he),還(huan)有一些企業(ye)通過(guo)并購(gou)原藥或制劑(ji)(ji)企業(ye)進行(xing)轉型。
中(zhong)國農藥工業(ye)(ye)協會秘(mi)書長(chang)李鐘華表示,環(huan)保將成為(wei)我國農藥行業(ye)(ye)發展的重中(zhong)之重,未來農藥企業(ye)(ye)將通過(guo)提升(sheng)環(huan)保門檻,淘(tao)汰(tai)落后(hou)產能,加速行業(ye)(ye)整合,通過(guo)上(shang)市、兼并(bing)重組等方式做(zuo)大做(zuo)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