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低濃度磷肥難度大
——湖(hu)北省磷化工管(guan)理辦公室黃文俊
高濃度磷肥生產帶來的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壓力仍然存在。湖北磷礦探明儲量已處于全國第一。省內有80多家磷礦企業,年磷礦產出量2000多萬噸。10年前,這兩個數字分別是140多家和1000多萬噸。10年前湖北磷礦采富棄貧,磷礦采一噸要丟一噸,資源利用率不足50%。在資源整合和選礦技術大步快進之后,現在資源利用率能達到80%。以前只采26%以上的礦,現在品位百分之十幾甚至百分之幾的礦都能通過浮選提升品位,加以利用。成績突出、來之不易,更是被逼無奈。湖北磷礦資源中九成以上是品位26%以下的中低品位磷礦,不浮選連低濃度磷肥普鈣都難以大規模應用,更別說建設高濃度磷肥產業。
一個不能回避的現實是,不少仍然含有5%~10%磷的浮選礦渣和尾礦被廢棄甚至拋棄。這既有成本因素,也是在當前技術下要選出高品位磷礦必須付出的代價 ——選到最后總得有礦渣。選出的高品位磷礦主要用來生產高濃度磷肥一銨和二銨。這又帶來了一個更為棘手的老大難題:磷石膏。湖北一年磷石膏的副產量約 1500萬噸。
之前(qian)國家產業政策一直在(zai)鼓勵發展高(gao)濃度(du)(du)(du)磷(lin)復(fu)肥。高(gao)濃度(du)(du)(du)磷(lin)復(fu)肥在(zai)磷(lin)肥中的(de)占(zhan)比仍是衡量行業進步(bu)的(de)重要(yao)指標,如果要(yao)發展低濃度(du)(du)(du)磷(lin)肥,這(zhe)觀念不(bu)好轉。高(gao)濃度(du)(du)(du)磷(lin)肥在(zai)湖北已(yi)占(zhan)到80%以上,選(xuan)礦能力2000余萬噸(dun),裝置遍地都是,現在(zai)轉低濃度(du)(du)(du)磷(lin)肥,選(xuan)礦廠和磷(lin)肥廠的(de)前(qian)期投入怎么辦(ban)?
低濃度磷肥經營慘淡
——湖北(bei)金山集團(tuan)董事長黎明(ming)
鈣鎂磷肥和普鈣為代表的低濃度磷肥每年的銷量都在萎縮,企業的日子不好過。湖北省胡集鎮有七家鈣鎂磷肥企業,占據全國產量的半壁江山,目前家家自身難保。普鈣企業也大部分舉步維艱。低濃度磷肥現在是四面楚歌。高濃度磷肥盛行,對低濃度鈣鎂磷肥沖擊嚴重;政策鼓勵高濃度磷肥,政府、媒體對低濃度鮮有關注;施用高濃度磷肥能速效、高效,鈣鎂磷肥的肥效與當前片面追求產量的大環境背道而馳;鈣鎂磷肥施用費力,迎風撒一身、背風撒出地……所有的客觀條件似乎都在與鈣鎂磷肥作對。
但綜合評判,低濃度磷肥依然是個好產品。這個產品如果消失,將是農業的損失,是國家的遺憾。施用高濃度復合肥正讓營養失衡、肥效下降、環境污染、農產品安全等一系列問題日趨嚴重,只有堅持中低濃度為主導,合理利用以普鈣、鈣鎂磷肥等肥料,堅持測土配方施肥,才能讓土壤重獲生機。鈣鎂肥能解決土壤酸化,能緩解磷元素流失,能提供多種中微量元素,能消化中低品位磷礦,能消除磷石膏后處理的憂患。更重要的,鈣鎂肥能把當前農業生產從透支發展拉回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
當前各界已經意識到“唯GDP是從,后患無窮”。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讓化肥產(chan)業(ye)的(de)(de)可持續(xu)發展(zhan)捉襟見肘。農業(ye)上如果(guo)也(ye)走(zou)唯(wei)產(chan)量是(shi)從,滿眼只有增長(chang),無疑是(shi)在重走(zou)GDP的(de)(de)老路子。高(gao)濃(nong)度磷肥實(shi)現國(guo)產(chan)化后的(de)(de)十年,正是(shi)中(zhong)國(guo)糧(liang)食產(chan)量連續(xu)增長(chang)的(de)(de)十年。現在對GDP增速的(de)(de)要(yao)求降(jiang)下來了(le),糧(liang)食增速呢(ni)?用肥的(de)(de)濃(nong)度呢(ni)?是(shi)不是(shi)也(ye)該降(jiang)降(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