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ru)冬以(yi)來,今冬明(ming)春的(de)(de)化肥走勢一(yi)直不(bu)太(tai)明(ming)朗(lang),面(mian)對(dui)原材料(liao)價格的(de)(de)不(bu)斷高漲,氮肥市場(chang)的(de)(de)起起落(luo)(luo)落(luo)(luo)以(yi)及(ji)磷肥價格的(de)(de)突(tu)然(ran)探底,人們一(yi)度(du)(du)猜測(ce)明(ming)年的(de)(de)化肥出口(kou)(kou)關稅是否(fou)會(hui)加大控制(zhi)力度(du)(du),特別是對(dui)于兩元素復合肥、重鈣(gai)、氯化銨等小(xiao)品種出口(kou)(kou)關稅的(de)(de)限制(zhi),受(shou)到業(ye)界的(de)(de)關注。針對(dui)今冬明(ming)春的(de)(de)化肥市場(chang),筆者將從政策到化肥市場(chang)各(ge)因素逐一(yi)分析,看看眼下化肥市場(chang)是否(fou)可以(yi)順利過冬。
明年將加大農業扶植力度 化肥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農產品價格上漲構成了對化肥市場最有利的支撐因素。國家發改委繼續在小麥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并適當提高了2012年的最低收購價水平。2012年生產的白小麥(三等,下同)、紅小麥和混合麥最低收購價均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比2011年分別提高7元、9元和9 元。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小麥保護價首次突破了百元大關,預計明年稻谷最低收購價也將繼續上調。 同時,國家對農業補貼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這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調動農民種植積極性,對化肥市場也是一大利好。目前,我國的農業補貼政策主要包括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簡稱為“四補貼”。今年中央財政共安排糧食直補151億元,農資綜合補貼860億元,兩項補貼合計1011億元,預計明年補貼力度還會加大,另外在水利建設等方面的投入繼續增加,農民種田越來越有奔頭,收益越來越高。面對這樣的局勢,我們客觀的分析出當前局勢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國家為了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民的民生會加大對農業的扶持政策,而另一方面,嚴峻的國際金融格局和目前的糧食情況,農資價格顯得過為敏感,所以在關稅上唯恐會加大控制力度。 但還有一個利好的因素,化肥原材料價格的高漲,使得今年我國的尿素生產成本躍上了一個新臺階。在煤頭企業中,一些具有資源優勢的企業,尿素的總體成本在1800-1900元/噸之間,個別規模和資源集中的大企業甚至更低。除此之外,煤頭尿素企業成本主流價都在1950-2050元/噸,同時仍有一批企業成本甚至在2050-2100元/噸左右的高位。氣頭尿素企業由于天然氣供應不足,涉及到供氣的計劃外和計劃內或者沒氣的狀況都不相同,所以成本也相差很多。隨著冬季的到來,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首先要保民用,再保工業用氣,用媒體的話來講,現在氣頭的企業面臨“氣”絕身亡的窘境,而煤炭價格目前還在漲。根據這個形勢來看,天然氣價格上調可能性較大,再加上目前的能源稅,電價、人工、安全環保費用等都在上漲,明年的尿素成本還有可能繼續小幅上漲。 另外一(yi)個(ge)利好因(yin)素(su)(su)就是國(guo)際尿(niao)素(su)(su)價(jia)格(ge)(ge)(ge)高位運(yun)行。由于國(guo)際農產品價(jia)格(ge)(ge)(ge)大幅(fu)上漲(zhang),對尿(niao)素(su)(su)的(de)需求量日益(yi)增加,市場供應(ying)緊張。今年國(guo)際尿(niao)素(su)(su)價(jia)格(ge)(ge)(ge)大幅(fu)上漲(zhang),一(yi)舉突破了(le)500美(mei)元/噸(dun)的(de)大關,比去年上漲(zhang)了(le)200美(mei)元,創造了(le)2009年以來的(de)最高價(jia)格(ge)(ge)(ge),這也成為拉(la)動國(guo)內尿(niao)素(su)(su)價(jia)格(ge)(ge)(ge)大漲(zhang)的(de)一(yi)個(ge)重要因(yin)素(su)(su)。從目前情況分析(xi),預(yu)計(ji)明年國(guo)際尿(niao)素(su)(su)價(jia)格(ge)(ge)(ge)仍然(ran)居于高位。
市場走勢還要看彈性產能 很多人都擔心今冬明春的化肥市場,特別是尿素市場是否能平穩過冬。前段時間尿素在降價,因為過了旺季,又不讓出口,價格出現上下浮動是必然的。人們對于市場的擔心主要是來源于產能過剩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現在產能很大,目前已經達到6800萬噸,而且目前還有內蒙古天潤51萬噸產能、國電赤峰52萬噸大顆粒尿素、大唐呼倫貝爾30萬噸產能等接近600萬噸的產能明年要釋放。面對這樣的一個局勢,今冬明春供過于求的矛盾會很突出,大家的擔心不無道理,但是我們要客觀冷靜科學的分析產能過剩的問題。 在磷復肥產銷會期間,中農控股總經理羅德強發表獨特觀點看待目前國內的氮肥產能,他認為目前我國統計的數字不能簡單地看成產能過剩,應把當前的產能分三種:一部分是無效產能,這其中包括2000余萬噸氣頭產能。目前由于供氣不足,開工率只有70%左右,甚至有些工廠在建成之后都沒有開車,30%的產能面臨長期供氣不足,從長期看也不會有所緩解,所以大約有600萬噸的氣頭產能歸視為無效產能;還有一部分是非常沒有競爭力的煤頭企業的產能,這些企業的產能大約都在10萬噸,多數時間是停產狀態,因為無法做出精準的統計,所以我國尿素的無效產能基本在600-1000萬噸的數量。 另外我國還有一部分彈性產能,我們將它定義為即沒資源作保障,同時也沒有先進的技術的煤頭企業的產能,這部分產能在我國能夠占到2000萬噸左右。剩下的產能則是穩定的產能,是指勢力較大的資源型企業。目前我國兩個大的煤炭型企業在我國的尿素布局都比較成功,除此之外,穩定的天然氣供應商還有先進的煤化工技術做保障的產能,這部分大約有3000萬噸,應該還是比較穩定的。 很多人(ren)都(dou)認為(wei)出(chu)口(kou)是(shi)(shi)影響過(guo)去(qu)這(zhe)些(xie)(xie)年我國(guo)(guo)尿素價(jia)格(ge)波動的(de)(de)(de)原因(yin),我認為(wei)出(chu)口(kou)并不(bu)能(neng)解決(jue)當(dang)前產(chan)(chan)能(neng)過(guo)剩(sheng)的(de)(de)(de)問題(ti),在當(dang)前的(de)(de)(de)產(chan)(chan)業(ye)狀況(kuang)(kuang)下,完(wan)全關閉出(chu)口(kou)大門是(shi)(shi)不(bu)現(xian)實(shi)的(de)(de)(de),內(nei)部(bu)運行機(ji)制比較復(fu)雜,之所以我國(guo)(guo)尿素市場(chang)(chang)的(de)(de)(de)起起落落正(zheng)是(shi)(shi)由于彈(dan)性(xing)產(chan)(chan)能(neng)在起作用。當(dang)價(jia)格(ge)下降、市場(chang)(chang)情(qing)況(kuang)(kuang)不(bu)好的(de)(de)(de)情(qing)況(kuang)(kuang)下,彈(dan)性(xing)產(chan)(chan)能(neng)的(de)(de)(de)減少就會(hui)帶(dai)來(lai)市場(chang)(chang)的(de)(de)(de)供需平衡,市場(chang)(chang)供需平衡價(jia)格(ge)就會(hui)漲(zhang),漲(zhang)到一(yi)(yi)(yi)定(ding)程度后這(zhe)些(xie)(xie)彈(dan)性(xing)產(chan)(chan)能(neng)的(de)(de)(de)復(fu)產(chan)(chan)就會(hui)帶(dai)來(lai)一(yi)(yi)(yi)個累積效應。近(jin)兩(liang)年我國(guo)(guo)尿素市場(chang)(chang)的(de)(de)(de)漲(zhang)與跌,初始點并不(bu)是(shi)(shi)出(chu)口(kou)或者出(chu)口(kou)結束(shu),深層原因(yin)是(shi)(shi)我國(guo)(guo)沒有(you)一(yi)(yi)(yi)個穩(wen)定(ding)的(de)(de)(de)產(chan)(chan)能(neng)結構,所以未來(lai)國(guo)(guo)家應該讓一(yi)(yi)(yi)些(xie)(xie)有(you)資(zi)源有(you)技(ji)術(shu)的(de)(de)(de)企(qi)業(ye)去(qu)替代掉沒資(zi)源沒技(ji)術(shu)的(de)(de)(de)企(qi)業(ye)。倘(tang)若(ruo)以后產(chan)(chan)能(neng)結構穩(wen)定(ding)了,我國(guo)(guo)在處理國(guo)(guo)際和國(guo)(guo)內(nei)兩(liang)個市場(chang)(chang)關系(xi)會(hui)更平穩(wen)一(yi)(yi)(yi)些(xie)(xie)。
或將嚴厲控制化肥出口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1-9月份我國化肥生產總量達到4606萬噸,同比增長11.9%,9月當月增幅為16.2%,合成氨生產3824萬噸,同比累計增長5.5%,當月增長15.8%;尿素折純產量為1991.7萬噸,當月產量為211.2萬噸,累計增幅1.2%,9月份當月增幅為11.2%,從這個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整個化肥的產量比較大,但是氮肥的增幅比較小。從去年后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尿素的整體產量是下降趨勢的,由于后期尿素價格的快速上漲產量出現同比增加的現象。從氮肥協會提供的數據看,由于煤炭價格的上漲對于氮肥行業的影響非常大,5年前尿素價格和煤炭價格與現在相比,顯現出煤炭價格已經將尿素價格的利潤壓縮很小,行業內也有一些新的產能在不斷增加,再上大的尿素裝置,對未來市場的影響較大。 出口情況,高低關稅的設置決定了化肥出口的品種格局。目前,化肥出口一共有31個稅號,有4個稅號是收高關稅的,其他都為低關稅甚至是零關稅。正是由于各品種稅率的不同今年的化肥出口完全出現了新的格局。征收高關稅的品種有尿素,今年1-9月份的出口數量是191萬噸,同比下降48.3%,高關稅對于尿素的出口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1-9月份磷酸二銨的出口量達288.25萬噸,同比上漲3.4%,磷酸一銨出口達67.85萬噸,同比增長3%;三元復合肥也征收的高關稅,但總體出口量很少,只有2萬余噸,同比也是有所下降。總體來看,高關稅的品種受到一定抑制,特別是尿素受影響很大,同時,7%關稅或者零關稅的品種出口比較多,影響氯化銨出口同比增幅45.9%,硝酸銨出口135萬噸,增幅47.7%,重鈣出口137萬噸,增幅67.3%,普鈣43萬噸,增長了2.7倍,每袋小于10公斤的小包裝化肥27.4萬噸,增幅4.4倍。出口量較大的還有氮磷復合肥,1-9月份共出口235.2萬噸,同比增幅 4.6倍,從出口品種來看,高關稅的品種略有持平或者大幅下降,低關稅的品種出口增幅很多,但是總體來看1-9月份化肥出口1223.9萬噸,同比增幅 18%,小品種的出口量增加導致化肥出口量增加。 對于明年各項產品的進出口關稅的方案的調整,財政部關稅司正在牽頭與相關部門進行研究。生產企業和出口企業非常希望關稅不要擴大范圍,有些企業則認為出口量少一點,國內市場價格低一點還會好做一點,比如氯化銨,很多人認為單獨生產氯化銨的企業很少,不應該控制出口。但是我們應該看到,隨著某些品種的大規模出口,直接影響著某些行業的產品走向,關稅政策的設定就是為了穩定國內市場價格、保障市場供應,但是根據今年化肥價格的上漲與當前糧食整體形勢來看,明年關稅方案與今年的相比會嚴格,對于一些小品種化肥會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對國內供給需求和價格走勢影響,設定一個科學的稅率,能夠在盡量對優勢產品不發生大的影響的前提下,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 可(ke)能未來(lai)的(de)(de)市場運(yun)行不會(hui)(hui)出現大的(de)(de)變(bian)數,相對(dui)來(lai)講比(bi)較平穩,也(ye)可(ke)能是(shi)(shi)以前依靠市場判斷(duan)的(de)(de)企(qi)業不會(hui)(hui)有很大機(ji)遇,但(dan)更(geng)多的(de)(de)是(shi)(shi)流通和生產企(qi)業都要通過改善和提高自身(shen)的(de)(de)服務水平,改善自己的(de)(de)經(jing)營網絡和渠(qu)道得到更(geng)好的(de)(de)發(fa)展,是(shi)(shi)未來(lai)發(fa)展的(de)(de)一種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