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2015年房山區秋季病(bing)蟲(chong)越冬(dong)基數調查結果、作物長勢及近幾年病(bing)蟲(chong)發(fa)生(sheng)特(te)點結合(he)去(qu)冬(dong)今春氣(qi)候情況等因素綜合(he)分(fen)析,預報房山區2016年糧食作物病(bing)蟲草害(hai)發(fa)生(sheng)總體趨勢:中等(deng)發(fa)生(sheng),其(qi)中蟲害(hai)中等(deng)發(fa)生(sheng),病(bing)害(hai)偏輕發(fa)生(sheng)。
一、發(fa)生趨勢預報
(一)小麥病蟲
總體(ti)為中等程度發(fa)生,蟲害(hai)(hai)以麥蚜、吸漿蟲、地下害(hai)(hai)蟲為主,預計(ji)發(fa)生面積約(yue)7.8萬畝(mu)次;病(bing)(bing)害以(yi)白粉(fen)病(bing)(bing)為主,赤霉病(bing)(bing)和銹病(bing)(bing)輕發生,預計發生面積2.5萬畝次(ci)。
1、麥(mai)蚜:偏重發生,發生面積約5萬(wan)畝(mu)。小麥種植(zhi)區普遍發生,其中以穗蚜(ya)為(wei)(wei)害為(wei)(wei)主。
2、吸(xi)漿蟲:總體偏(pian)輕發(fa)生,局部地塊中等發(fa)生,發(fa)生面(mian)積約(yue)1.8萬畝。
3、地(di)下害蟲(chong):偏輕發生,局部中等發生,發生面積約(yue)1萬畝,以(yi)蠐螬、金針蟲為(wei)(wei)害(hai)為(wei)(wei)主。
4、其他(ta)病蟲:小(xiao)麥散黑(hei)穗(sui)病、麥蜘蛛等病蟲害輕發(fa)生。
5、小麥白粉病:中等偏輕發(fa)生(sheng),局部地塊中偏重發(fa)生(sheng),預(yu)計發(fa)生(sheng)面積1.5萬畝。
6、小麥赤霉病(bing):輕發生,主要發生在局(ju)部地塊及感病(bing)品種。
7、小麥銹病(bing):輕發生,葉銹病(bing)發生為(wei)主,主要發生在小麥生長中后期。
8、麥田(tian)草(cao)害:中等發生(sheng)。發生(sheng)草(cao)種:播娘蒿、薺菜(cai)、雀麥等。
(二)玉米病蟲草
總體(ti)為偏輕至中等程度發生,發生面(mian)積約37萬畝次(ci)。蟲害(hai)(hai)以(yi)玉米(mi)(mi)螟、桃蛀(zhu)螟、粘蟲、褐足角(jiao)胸肖(xiao)葉甲等為主,病(bing)害(hai)(hai)以(yi)玉米(mi)(mi)大(小)斑(ban)病(bing)、褐斑(ban)病(bing)、彎(wan)孢葉斑(ban)病(bing)等為主。
1、玉米螟及鉆(zhan)蛀性害(hai)蟲:總體(ti)中等偏輕發(fa)生,預計發(fa)生面積約13萬畝(mu)次。其中(zhong)(zhong),一代(dai)、二(er)代(dai)玉米螟輕(qing)發(fa)生;三代(dai)玉米螟中(zhong)(zhong)等偏輕(qing)。玉米中(zhong)(zhong)后期,桃蛀(zhu)螟、棉鈴蟲、高粱條(tiao)螟等鉆(zhan)蛀(zhu)性害蟲:中(zhong)(zhong)等發(fa)生。
2、褐足角胸(xiong)肖葉甲:偏輕發(fa)(fa)生,主要發(fa)(fa)生在夏玉米苗(miao)期。
3、粘(zhan)蟲(chong):二、三代粘(zhan)蟲(chong)偏輕發生,局部地塊(kuai)中等發生。
4、其他害蟲:蚜蟲、薊馬、地下害蟲等(deng)偏(pian)輕發生。
5、玉米病(bing)害:預(yu)計中等(deng)偏輕發生(sheng),預(yu)測發生(sheng)面(mian)積10萬畝次,主要以(yi)玉米大、小斑病(bing)、彎孢(bao)葉(xie)斑病(bing)、褐斑病(bing)發生(sheng)為主。
6、玉米田(tian)草害:中等偏重發生。
二(er)、預報依據(ju)
1、病(bing)蟲越冬情況調查
小(xiao)麥吸漿(jiang)蟲(chong)去年秋季調查全區7塊(kuai)田(tian),平均(jun)0.29頭(tou)/樣(yang)方(fang),其中兩塊田有(you)蟲,最高地塊3頭/樣方;
小麥(mai)蚜蟲越冬基數(shu)調查百(bai)株蚜量0.8頭,低于常年(nian)百(bai)莖3.33頭;
地(di)下害蟲秋季調查有(you)蟲地(di)塊占調查地(di)塊的14.3%,平均0.29頭/㎡,其中(zhong)蠐(qi)螬100% ;
玉(yu)米螟(ming)(ming)越(yue)冬基數調查(cha),玉(yu)米螟(ming)(ming)平均有蟲(chong)2.1頭/百株;桃蛀(zhu)螟16.6頭/百株(zhu)、棉鈴蟲1.1頭(tou)/百株等,比2015年越冬基數蟲(chong)量(16.5頭/百株)略高(gao)。
2、作物長(chang)勢(shi)及(ji)品(pin)種抗病性情(qing)況
去冬由于氣候(hou)偏(pian)暖(nuan),無降水,田間土壤墑(di)情較(jiao)差,且(qie)小麥整體苗(miao)情較(jiao)常(chang)年(nian)偏(pian)差,主栽小麥品種輪選987、農大211、中(zhong)麥175、京冬22,這4個品(pin)種約占(zhan)到了全(quan)區播種面(mian)積的(de)90%。主栽品種(zhong)普遍表現不抗(kang)白(bai)粉病(bing),如春季偏暖,降水適宜,老病(bing)區及(ji)密度(du)偏大、感病(bing)品種(zhong)、田間濕度(du)過大地塊注(zhu)意(yi)防治。
玉米品種總體抗病性不強,易感玉米葉斑病等病害(hai)。特別是旺禾8號,華農18,遼單565高感大小斑病。
3、氣候(hou)因素
依據北京市氣象局氣候中(zhong)心預測(ce),2015年冬季,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pian)(pian)多(duo),平均氣溫較常年偏(pian)(pian)高(gao)。2016年1月,本市(shi)出現全市(shi)性大(da)風(feng)強降(jiang)溫(wen)天氣過程,絕大(da)部分監測站最低(di)氣溫(wen)為近十年(nian)1月下旬(xun)最低值,對冬小麥生長略有不利,對病蟲(chong)害安全越冬有一定影響。據氣象部(bu)門預(yu)報,2016年春季本(ben)市大部分地區降水量為(wei)50-70毫米,比常年(nian)同(tong)期(72.6毫米)略偏(pian)少;平均(jun)氣溫(wen)為13-14℃,比常年同期(12.8℃)略偏高,對(dui)小麥害(hai)蟲發生比較(jiao)有利。
(北京植保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