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銷售,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小可做一針一線,大可做跨國集團。但究其本質,都是相似的。
你的行動決定了你的報酬。你可以成為一個高收入的辛勤工作者,也可以成為一個收入最低的輕松工作者。這一切完全取決于你對銷售工作的理解和行動。
雷區1:銷售無計劃
農資銷售工作的基本法則是,制定銷售計劃和按計劃銷售。
農資銷售計劃管理既包括如何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銷售目標,也包括實施這一目標的方法。具體內容有:分析當前市場形勢和競爭企業產品的特點和銷售現狀,制定明確的銷售目標、回款目標,根據目標編制預算和預算分配方案;落實具體執行方案和時間。
然而,許多企業在銷售計劃的管理上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如:
(1)無目標明確的年度、季度、月度的市場開發計劃;
(2)銷售目標不是建立在準確把握市場機會、有效組織企業資源的基礎上確定的,而是拍腦袋拍出來的;
(3)銷售計劃沒有按照地區、客戶、產品等進行分解,從而使計劃無法具體落實;
(4)各分公司的銷售計劃是分公司與公司總部討價還價的結果;
(5)公司管理層只是向業務員下達目標數字,卻不指導業務員制定實施方案;
(5)未具體地量化。企業銷售計劃的各項工作內容,也從未具體地量化到每一個業務員頭上,業務員不能根據分解到自己頭上的指標和內容制定具體的銷售活動方案,甚至,有的業務員不知道應該如何制定自己銷售方案等;
(6)沒有明確的市場開發計劃。結果,企業的銷售工作失去了目標,各種農資銷售策略、方案、措施不配套、預算不確定、人員不落實、銷售活動無空間和時間概念,也無銷售過程監控和效果檢驗措施。
這樣,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企業的農資銷售工作就象一頭闖入火陣的野牛,東沖西撞最后撞得頭破血流。
雷區2:過程無控制
“只要結果,不管過程”,不對業務員的農資銷售行動進行監督和控制,這是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許多企業對業務員的行動管理非常粗放:對業務員宣布一個業務政策,然后,把業務員象鴿子一樣地放飛到市場上,等得業務員給企業拿來一份份訂單、開發出一片片市場。
由此,而造成一系列問題:
(1)業務員行動無計劃,無考核;
(2)無法控制業務員的行動,從而使銷售計劃無實現保證;
(3)業務員的銷售活動過程不透明,企業經營的風險增大;
(4)業務員工作效率低下,銷售費用高;業務員的銷售水平不提高,業務員隊伍建設不力等。
“沒有耕耘,哪有收獲?”不對農資銷售過程進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就不會有良好的業績結果。
雷區3:客戶無管理
一粒麥子有三種命運:
一是,磨成面被人們消費掉,實現自身的價值;
二是,作為種子播種,結出一粒豐碩的果實,創造出新的價值;
三是,由于保管不善,麥子霉爛變質,失去自身的價值。
這就是說,管理得當,麥子就會實現自身的價值或是為人類創造出新的價值;管理不善,就會失去自身的價值。
同樣道理——
企業對客戶管理有方,客戶就會有銷售熱情,會積極地配合廠家的政策,努力銷售產品;管理不善,就會導致銷售風險。然而,許多企業對客房沒有進行有效的管理。結果,企業既無法調動客戶的銷售熱情,也無法有效地控制銷售風險。
目前,銷售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客戶對企業不忠誠、竄貨現象、應收帳款成堆等,都是企業對客戶管理不當的結果。
雷區4:信息無反饋
銷售額是昨天的,是已經實現的,已經變成現實的東西是不可改變的,因此它對企業沒意義。有意義的是市場信息,因為它決定著企業明天的銷售業績、明天的市場。
然而,許多企業既沒有向業務員提出過收集信息的要求,也沒有建立一套業務報告系統,以便能夠及時收集和反饋信息。
農資業務員的工作成果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銷售額,二是市場信息。對企業的發展而言,農資銷售額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場信息。
農資業務員身處市場一線,最了解市場動向,消費者的需示特點、競爭對手的變化、經銷商的要求,這些信息及時地反饋給企業,對決策有著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銷售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也要迅速向上級報告,以便管理層及時做出對策。
企業銷售工作出了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業不能夠及時地發現。不能發現企業營銷活動各個環節中發生的問題,并在管理上作出及時的反饋,使這些問題得以迅速解決而不至于給企業造成重大危害。
為什么有些企業客戶檔案長期不真實?為什么有些企業應收款不斷發生而得不到糾正?為什么有些企業給公司造成的同類事件反復發生而不能根治?為什么有些企業在營銷方面的嚴重問題長期不能發現?
一旦發現,則已經處于破產邊緣,無力回天!其根本原因蓋出于對企業營銷管理過程中發生的各種信息無監控管理,尤其是無及時的制度性的管理反饋。
信息是農資企業決策的生命,要建立起一套系統的業務報告體系。
雷區5:業績無考核
許多農資企業沒有對業務員的銷售業績定期進行考核。企業對銷售人員定期進行定量和定性考核,包括考核業務員銷售結果,如銷售額、回款額、利潤額和客戶數。
考核農資業務員的銷售行動,如:
(1)定量考核
推銷員每天平均拜訪次數、每次訪問所用時間、每天銷售訪問的平均收入、每次訪問的平均費用、每百次訪問平均得到的訂單數、一定時間內開發的新客戶數、一定時間內失去的老客戶數、推銷員的費用在總銷售額所占的比重等;
(2)定性考核
如考核業務員的合作精神、工作熱情、對企業的忠誠責任感等。
對業務員進行考核,一方面是決定銷售人員報酬、獎懲、淘汰與升遷的重要依據,從而調動業務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對業務員的業績進行檢討和分析,可以幫助業務員進步。
銷售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培養業務員的銷售能力,業務員不進步,就不會提高銷售業績。
雷區6:制度不完善
一個企業的銷售工作要想不出大的問題,先決條件是,在企業的銷售管理制度上要沒有明顯的缺陷和遺漏,銷售管理制度系統配套、互相制衡,并有相應的銷售管理政策與之相匹配。
有的企業對違反企業規定,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的銷售人員,從制度上制定了嚴厲的處罰規定。但實際上,這些處罰規定無法實施。因為,企業沒有制定相應的配套制度,致使一些靠吃回扣個人發了財而企業造成巨額無主應收款的業務人員,一旦事發,一走了之,企業在事實上無法對其進行懲處。
很多企業的銷售管理制度不配套,好象缺了一塊板的“木桶”,盛不住水,其特征是:
(1)許多應當受到鼓勵的沒有受到鼓勵,一些應當受到懲處的沒有在制度上作出規定;
(2)對應該鼓勵的行為缺乏制度上的獎勵規定,對禁止的行為缺乏相應的處罰制度;
(3)該獎勵的不能及時兌現,該處罰的無法實際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