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月底,春季市場需求的腳步逐漸臨近,局部地區已經進入了小麥返青用肥階段,夏季肥需求尚需時日,目前多數經銷商已儲備了一定量的庫存,尚未消化完畢,夏季市場需求尚未完全啟動,所以復合肥市場(chang)需求進入(ru)了短暫的空白階段。
首先,原料成本支撐略顯疲軟。2月底,受低價貨源沖擊以及小麥追肥備肥季節已過,需求略顯減少,尿素的價格出現回落,僅僅一個周末,山東地區小顆粒尿素回落了50元/噸至1620-1650元/噸;一銨行情呈現弱勢,部分企業訂單不多,新單增加不理想,大廠供前期或大單價格應在1900元/噸左右,個別小廠55%粉銨低端出廠價已在1850元/噸左右;邊貿氯化鉀需求不佳,供應充足(zu),報價(jia)已(yi)現(xian)緩慢回落(luo)之(zhi)勢(shi),與年前相比,大約回落(luo)50-80元/噸(dun),邊貿個別低端(duan)62%白晶在(zai)1850元/噸(dun)。整體來(lai)看(kan),對于復合肥來(lai)說(shuo),氮(dan)磷鉀原料(liao)的(de)成本支撐略(lve)顯疲軟之(zhi)勢(shi)。
其次,東北種植結構面臨調整,用肥方式回歸傳統。受今年玉米價格低迷影響,東北地區局部土地改種雜糧或經濟作物,用肥或將面臨減量,用肥結構也面臨著調整。往年吉林和遼寧局部地區多習慣使用一次性高氮復合肥來作為玉米用肥,雖然價格較高,但省時省力,一次施用即可,但今年玉米種植減量,雜糧和經濟作物用肥多為通用型復合肥、二銨和鉀肥,與玉米用(yong)肥量相比,大幅縮減(jian),所以今年東(dong)北(bei)地區的(de)用(yong)肥方式再次回(hui)歸(gui)至傳統(tong)形式,緩控釋(shi)高氮肥的(de)需求量將面臨減(jian)少。
最后,市場競爭激烈,企業面臨嚴峻挑戰。糧食價格底,用肥量面臨減少,今年復合肥企業仍未走出寒冬,雖然與去年相反,復合肥的報價上出現一路上揚,但市場需求的制約卻讓企業無法盲目樂觀,與去年低價相比,復合肥的報價上漲了300-400元/噸,不過市場無法接受高端報價,從年后上下游一直僵持到2月底,近期高端復合肥企業很難堅持下去,已出現明穩暗降的趨勢,降幅已達40-80元/噸,春夏的化肥需(xu)求將至,企業若想趁需(xu)求旺季多(duo)多(duo)走貨,那(nei)么在價格上的些許(xu)退讓(rang)將無(wu)法避免。
整體來看,雖然復合肥的報價提前進入春(chun)天(tian),但市場需求還完全未(wei)走出寒(han)冬,春(chun)季需求將至,若想迎來復合肥的“十里(li)桃花”,企業也或將經(jing)歷價格競爭“三生三世(shi)的劫難(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