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農藥
今年,農業部對硫丹、溴甲烷2種高毒農藥發布了公告,確定將于2019年全面禁用。同時,涕滅威、甲拌磷、水胺硫磷將于2018年退出;滅線磷、氧樂果、甲基異構柳磷、磷化鋁將力爭于2020年前退出;氯化苦、克百威和滅多威將力爭于2022年前退出。
其實,這并不是人類首次反對高毒農藥,早在上世紀60年代,在那個“環保”還沒有廣泛進入大眾視野,人們對自然還有著強大征服欲的時代。雷切爾·卡森以一部《寂靜的春天》打破了“環保界”的寂靜,喚醒了人們的環保意識。書中描述了一個沒有飛鳥、蜂鳴、蝴蝶的靜悄悄小鎮,原本應該鳳鳴蝶舞的“熱鬧”春天,一下子只留下寂靜的田野在那獨自搖曳。該書引起了讀者的深思與共鳴。在此書之前,人們一直把DDT當做是救星,因為它可以幫助提高農作物產量、殺滅蚊蟲、紡織瘧疾。甚至在二戰期間,美軍直接把它噴在士兵身上來防治DDT。
就是因為雷切爾·卡森的《寂靜的春天》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責成“總統科學顧問委員會”徹查農藥問題,并陸續通過了數百條法律和法規,最終DDT于1972年被禁用。雷切爾·卡森最終被《生活》雜志選為20世紀100名最重要的美國人之一。
農藥合理改良利用固然利于提高農作物產量,但一旦過度必定“傷亡慘重”。就如蕾切爾·卡森說:“有人能夠相信,人們將如此多的毒藥噴灑在地球表面,還能讓所有生命蓬勃生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