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鉀肥
近日,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品級氯化鉀上漲100元/噸,其中62%結晶氯化鉀報價高達2220元/噸。當前,由于賣方之前盈利較好,短期內應無大壓力。行業分析預測,接下來氯化鉀其主流報價可能最高會達到2300元/噸。
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最新的氯化鉀產品執行價格表詳細
氯化鉀價格將達2300元/噸?
俄方已取消返利優惠,希望上調邊境交貨價!
鉀肥市場繼續呈現堅挺向上的態勢。原料需求寥寥,市場整體成交略顯清淡。氯化鉀市場穩中有漲。由于國產鉀產量減少,鹽湖股份庫存量低位,節后青海鹽湖60%晶到站價格漲至2150元/噸,此次漲價為近期的氯化鉀市場起到了良好的支撐作用。
邊貿口岸貨源緊缺,市場呈現有價無市的局面。其他港口地區市場窄幅盤整為主,市場報盤價格62%白鉀仍維持在2200元/噸左右,但實際成交價格略漲10-20元/噸左右。市場成交氣氛清淡。
港口大顆粒價格2100-2150元/噸,60%俄紅鉀價格2000元/噸;62%俄白鉀價格2200元/噸。營口港大顆粒2100-2150元/噸;邊貿地區62%俄白鉀報價至2000元/噸。鹽湖集團基準產品60%晶到站報價在2150元/噸。
硫酸鉀市場表現平穩,國投羅鉀51%粉到站價格在2950元/噸,52%粉在3000元/噸。曼海姆廠家在下游需求有限的情況下,新單成交并不理想,但因成本支撐及副產品鹽酸倒貼情況一直存在,硫酸鉀價格維持堅挺。目前市場供需兩弱,市場暫穩局面仍將維持。
新疆羅布泊硫酸鉀現52%含量到站報價在3000元/噸,51%含量到站報價在2950元/噸。曼海姆主流50%粉價格在2850-2950元/噸,顆粒價格在3000-3100元/噸,52%粉價格在3000-3100元/噸。
據了解,港口氯化鉀進口商表示對后市價格看漲,幅度難確定,但至少短期內不會回落,而兩大國產鉀龍頭也都表示價格將漲。除了兩大國產鉀肥企業鹽湖股份和國投羅鉀上調報價之外,邊貿市場也一直傳言稱俄方希望上調邊境交貨價,甚至已取消返利優惠,進口商對后市價格同樣看漲。
從供需上看,盡管2017年氯化鉀進口量大增,但是一來年底時港口庫存量環比基本持平,并不是很多,二來邊貿進口大減;國產鉀產量減少,尤其是鹽湖股份庫存量大減。可以看出,在氯化鉀需求尚可的情況下,市場目前起碼并未出現一直擔憂的明顯的供大于求,而淡季即將結束,貨源仍較平穩。
環保對開工率的影響仍持續存在。原料供應緊張使得尿素行業開工率持續處在低位難有大的恢復,價格恐將在高位震蕩,開工和成本因素也使得磷銨價格居高難下。在如此環境下,單養分價格最低的氯化鉀自然可期,硫酸鉀的成本支撐力度自然較大。環保稅開征、鐵路運費上調的因素也會導致成本上漲。
當然,目前是市場上也存在觀望態度,在價格方面,國際鉀肥價格上行的速度十分緩慢,2017年全年的平均漲幅也不過20美元左右,若是按照這樣的速度,2018年的大合同難以從價格上對國內市場進行支撐。
同時,國內仍有新產能投建,如東北、西北等地新的曼海姆硫酸鉀廠家,國際供大于求壓力也只是暫時緩解,2018年里新的產能將逐漸發力,2019年供應商或迎來較大的市場競爭。
氯化鉀市場報價
市場真沒貨了?
中化、中農、鹽湖等多家企業惜售
或許有人認為,氯化鉀進口量比去年多,價格下降是遲早的事。確實,2017年1-11月氯化鉀進口了694萬噸,預計全年進口量至少在750萬噸左右。但是,進口量增加主要是因為國產鉀肥產量大幅減少。
根據中肥網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份邊貿進口量僅88.8萬噸,預計全年進口量會在95-100萬噸,與2016年的142萬噸和2014、2015年的130萬噸相比大幅減少。另外,營口港進口數量也較往年有所減少。這就意味著春季市場主力軍的東北地區,氯化鉀供應量明顯少于往年,這就為后期氯化鉀市場增加了很多偏向利好的變數。
據申萬宏源研究報告,全球鉀肥行業基本觸底,行業龍頭鉀肥毛利率跌至10年低點,國內經銷商亦存在提價意愿,自2017年10月份以來國內鉀肥市場價普遍上提180元/噸,預計仍有上提空間。
據稱,現在的氯化鉀市場現狀是--“買100噸白鉀,也許會買到2150元的貨,但是你買1000噸的貨,可能愿意花2180元卻還買不到。”
鹽湖股份此次上調價格,盡管市場一片質疑聲音,但是鹽湖股份表示,產量已大減,1月份可供貨量有限,并且中化、中農頂著市場壓力繼續惜售。可見,當前鉀肥供應方要么真沒貨,起碼是沒有必須銷售的壓力,要么就是對后市有著充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