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hua)肥
導讀
今天上午,農業部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7年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其中2018年玉米行情變化以及農資行業化肥價格飆升也引起一眾注意。對其產生的原因和后期價格變化走勢,發布會上,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做出這樣的回應。
記者:當前化肥價格連續上漲,主要原因是什么?后期化肥價格上漲的趨勢是否還會延續?
唐珂:
2017年9月以來,我國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肥都先后出現了上漲行情,其中尿素漲幅較大。據分析,這一輪化肥上漲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據統計,無煙煤主流到廠價同比漲50%左右,天然氣、硫磺等原材料價格也出現了明顯上漲。二是化肥企業開工率有所降低。
以尿素企業為例2017年企業平均開工率大約在57%左右,較往年下降7個百分點。如果后期化肥生產企業開工率不能明顯提升,今年春耕期間部分地區可能出現供應緊張,價格快速上漲。按照化肥價格上漲20%初步測算,預計今年稻谷、小麥、玉米總成本分別比上年增加2.0%、2.8%、2.4%。
原材料,能源價格的上漲還會推動農藥、農機作業成本上漲,再加上環境生態成本逐步顯現,預計我國農業生產成本將結束近兩年相對平穩的態勢,在2018年重新回到較快上漲的通道。目前農業部正在與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供銷總社等部門一起,努力做好春耕化肥供應保障,指導農民科學施肥,防止成本上升與糧價下行碰頭,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
記者:2017年是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的第二年。改革以后玉米價格走勢如何?今年玉米市場價格又將呈何走勢?
唐珂:
東北地區玉米收儲制度改革進展順利。特別是玉米市場形勢出現了積極的變化。去年秋糧上市以后,玉米收購價穩中有漲。12月第四周東北產區農戶的玉米出售價每斤0.79元,比10月第四周漲了7.3%,同比漲16.8%;華北產區農戶玉米出售價每斤0.83元,比10月第四周漲了2.4%,同比漲4.3%。玉米種植效益明顯好于上年。
玉米庫存消化進度超出預期,拍賣成交活躍,臨儲玉米庫存明顯下降。這是2016年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以后,在生產連續兩年調減和消費恢復的共同作用下,經過市場主體各方面充分博弈之后出現的結果,基本符合改革的預期。
據專家初步預測,由于目前玉米庫存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今年玉米市場價格將在前期恢復性上漲后,保持基本穩定。現在距離春節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空間有限,提醒廣大農戶,根據市場行情有序售糧,同時合理安排明年的春耕生產計劃,特別是玉米非優勢區域農戶不宜盲目擴大玉米種植,避免增產不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