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公司“普及型”生物農藥面市
//chinaqfs.com 2007-10-11 10:13:19
瀏覽:
|
|
|
山水公司“普及型”生物農藥面市 —與上代產品比,制備成本降低,防治性能提升,應用范圍擴大 玉溪山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二代技術產品——1%除蟲菊素•苦參堿微囊懸浮劑已經獲準農藥登記,將于近期投放市場。該產品的生產成本比上一代產品降低了一半左右,而殺蟲的性能卻有大幅提升,是一種可大面積在蔬菜、花卉、煙草、經果等作物生產中運用的“普及型”生物農藥。 山水公司充分借鑒中醫藥的配伍理論及施治經驗,依托公司的核心技術——微囊化技術解決了苦參堿與除蟲菊素共處于水基制劑中的“不融” 、“中和分解” 和“水解”問題,應用多元復合生物助劑制備技術強化了藥劑的增效功能及藥液的潤濕性、粘著性和滲透性,使兩種殺蟲物質的共毒系數達到了237.11,制成的1%除蟲菊素•苦參堿微囊懸浮劑藥效與3%除蟲菊素微囊懸浮劑相當,但性能更穩定、殺蟲譜更寬、防效顯著、成本大幅降低。該產品登記每公頃用藥量7.5克~9克,可稀釋750倍~1500倍使用, 畝次施用成本4~6元,可與其它農藥混用。該品屬水基劑型,沒有怪味,與環境友好;植物藥低毒、自然降解,不會在農產品和環境中殘留,對人畜安全。是生產出口和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理想的生物殺蟲劑。 長期以來,生物農藥在推廣使用中一直受到價格偏高、藥物見效慢且藥效期短等原因制約,為了解決生物農藥進入市場的這兩大難題,山水公司應用微囊化技術,將理化性質不同的生物農藥原藥包覆在微型膠囊內,既解決了除蟲菊素的光不穩定性和水解性問題,又解決了除蟲菊素與堿性物質共處于水基體系中的化學相容性和物理穩定性問題,走出了多種天然活性物質在水基制劑中有效復配的新路,使低成本制造生物農藥成為可能。施用時,由于多元復合生物助劑的作用,藥液會在植物表面快速形成藥膜,使藥物在植物上大量附著,并且耐雨水沖刷。微囊接觸蟲體釋放囊芯時,高濃度的原藥直接持續地作用于害蟲,藥物的生物效能得到極度強化,可迅速見效;而微囊的緩釋功能可使持效期達2周以上,拉長用藥間隔期達20天以上。這些功能可以使施藥次數和用藥量大幅減少,從而降低施用成本。 1%除蟲菊素•苦參堿微囊懸浮劑經山東省植保總站于2006年在全省范圍內對果樹、蔬菜等20余種作物、30余個靶標害蟲進行了防治效果試驗示范,大部分防效都比較理想,對蚜蟲、紅蜘蛛、煙粉虱、菜青蟲、棉鈴蟲效果特別顯著;同時在黃瓜、韭菜、蘿卜上進行了農藥殘留試驗,結果是微殘留或無殘留。該產品的藥效和藥殘試驗結果得到了山東農業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山東省農業廳已經決定將該品作為“出口農產品綠卡行動計劃”指定用藥和5種高毒農藥的替代品在全省推廣。公司2007年在云南省江川縣進行烤煙、花卉、蔬菜種植的農戶試用也表現出不尋常的效果。 山水公司目前正在深化核心技術的創新,擬綜合利用云南的膏桐油餅、廢棄煙草等特色生物資源,開發市場價格貼近同功效化學農藥的第三代生物農藥產品。目標是應用現代生物高新技術深度開發云南大宗優勢生物資源,大幅降低原料成本,通過科技手段高效發揮藥物的生物活性功能,在國內率先獲得植物源生物農藥常規應用開發中“效價比”的革命性突破,開發出可以與同功效的化學農藥在常規農業生產中競爭的生物農藥新技術、新產品,使山水公司能夠大規模的向市場供應物美價廉的生物農藥。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精細化工專委會
聯系人:唐寬蓉
|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關閉本頁】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