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5日,國家發改委一紙通知,給了最近聯手上書'提高尿素中準價'的30家大型尿素企業當頭一棒。通知明確,'中央管理的尿素出廠價格不作調整'、'繼續對化肥批發和零售價格實行進銷差率、批零差率、最高限價管理,化肥從出廠到零售環節順加的綜合差率原則上不得超過7%'。
這對廣大農民來說,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利好消息。不過,有業內人士擔心和質疑,在已逐漸開放的化肥市場中,限價令執行難度較大,加之上游原料漲價無法抑制,化肥限價通知有可能成為無法執行的一紙空文。 企業不得擅自提價
去年12月22日,中國氮肥協會組織30家大型骨干氮肥企業,意欲上書國家有關部門,呼吁'提高尿素出廠中準價100元'。然而,一個月后,30多家大中型氮肥生產企業接到通知,要求出席1月22日的'嚴格執行化肥價格政策提醒會',國家發改委告誡,化肥生產企業要認真執行化肥價格政策新規定;并正式宣布,在春耕備肥期間,將開展全國化肥價格專項檢查。
在'提醒會'上,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重申了國家各項化肥價格政策規定,明確中央管理的尿素出廠價格不作調整;地方管理的尿素、磷肥、復合肥等化肥出廠價格,因成本上升確需調整的,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在嚴格審核成本的基礎上合理確定價格;未納入價格管理范圍的化肥出廠價格,要按規定實行提價申報和調價備案制度;繼續對化肥批發和零售價格實行進銷差率、批零差率、最高限價管理,化肥從出廠到零售環節順加的綜合差率原則上不得超過7%。
發改委表示,這次肥價專項檢查將抓住生產源頭,嚴查出廠價格。重點檢查尿素、磷酸二銨等化肥生產企業銷售化肥是否突破政府規定的出廠指導價;是否存在價外加價、價外收費,一貨兩票等變相漲價;是否存在未按照規定履行提價申報、調價備案程序;以及使用優惠價格的供電、供氣生產化肥以外產品等價格違法行為進行嚴格檢查。對檢查發現的違法問題,將依法予以嚴肅處理。 化肥中準價形同虛設
發改委重拳出擊的限價令,企業是如何看待呢?許多企業表示,至今仍沒收到有關通知,而部分已'收到風'的企業負責人,對國家限價令并不感到愕然。
'像這種限價令,是‘例牌菜’,早已不新鮮了。'廣東某化肥廠黃老板表示,幾乎在每年用肥旺季,國家有關部門均會向企業發出化肥限價的告誡,只是這次在淡季而已,時間提前的原因,皆于近期國內化肥價格異常飆升,政府擔心春季肥價難以控制和無法確保供應。
按照國家最新規定,今年仍將執行去年尿素1500元/噸的出廠中準價,上浮幅度為15%,即上限為1725元/噸,下浮不限。然而,珠三角某大型化肥經銷商則表示,10月以來,1725元/噸的尿素根本要不到貨,均在1900元以上,上浮幅度遠超出15%,有時高達30%。目前,廣東尿素價格已升至2000元/噸,產品仍供不應求。
磷酸二銨價格漲幅更是令人瞠目結舌:價格由年初的2500元/噸,升至如今4100元/噸,出口離岸價更是高達5000元/噸。'目前,國家制定的磷酸二銨出廠中準價為2100元/噸,上浮幅度為15%,如以4100元/噸計,企業上浮近100%,限價令可以說是形同虛設。'
為何限價令執行和落實不到位?多位化肥經銷商和復合肥廠家負責人道出其中奧秘,當尿素和磷酸二銨等肥價升幅超過15%時,生產廠家將不會開具出貨發票,或者價外收費,甚至實行一貨兩票,以應對政府的價格檢查。
對于'對化肥批發和零售價格實行進銷差率、批零差率、最高限價管理,化肥從出廠到零售環節順加的綜合差率原則上不得超過7%',企業更是應對自如了。一知情人士透露,出貨時肥價升幅超過有關差率,流通企業不立即開具發票,等到肥價上漲一定水平時,再以最新報價開此前產品的發票,這樣的肥價永遠在政府規定的差率范圍之內了。
有業內人士透露,早在幾年前,絕大多數私人流通企業已沒向物價部門報過肥價了,只有少數國有企業報價。如今,連一些國有企業也沒報價了。 只限下游價難治本
'國家出臺政策限制肥價我們舉手贊成,但只限下游產品不限上游原料,以及有關政策落實不到位,可能讓我們沒有了生存空間。'大多數企業紛紛訴說苦衷。
企業所指的'有關政策落實不到位'是指,此前發改委下發通知要求,要求各地認真落實促進化肥生產流通的各項價格優惠政策,繼續對化肥生產用電和天然氣實行價格優惠,對化肥鐵路運輸實行優惠運價并免征鐵路建設基金,組織好化肥生產用電、用氣供應工作。
東莞一復合肥廠家則反映,暫不要說對化肥生產用電價格優惠,在旺季,由于錯峰用電,有時連電力正常供應也無法保障,肥料生產嚴重受阻。惠州一經銷商說,在每年11月后,鐵路部門完成了運載任務,運輸尿素等的車皮極難安排,1個月來不了一批貨,經常導致開春肥料供應緊張。
最讓企業不解的是,政府的限價令重拳于化肥生產企業,而忽略了上游資源煤、電、氣價格的監管。據反映,目前國內化肥生產用無煙煤價格上漲了50多元/噸,平均電價上漲了0.023元/千瓦時,廣東地區漲幅更大。諸多因素疊加,導致每噸尿素成本增加超過100元,已接近1600元/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