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首頁 >> 信息中心 >> 化肥市場 >> 正文
國內化肥市場每日走勢評述
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東北農民:在漲與跌之間的掙扎
//chinaqfs.com 2008-2-29 13:36:11 信息來源:中華合作時報 瀏覽:

 春耕在即,南方許多省份的農民正遭受著因凍災、雪災而導致的糧食減產甚至絕收的痛苦,而遠在東北的農民雖然沒有遭受天災之禍,但他們同樣經受著“冰與火”的考驗,一面是糧食價格的節節走低,另一面則是化肥價格連連攀升,屢創新高,每袋國產二銨225元(零售,下同),進口氯化鉀每袋170元,進口硫酸鉀每袋190元,45%含量一袋復合肥(硫基)170元。如果按照平均一畝地施用25公斤復合肥計算,每畝地僅化肥一項支出,就要增加近50元。

  糧價下跌的無奈

  對于農民來說,糧食是其主要的收入來源,而糧食收入對于東北地區的農民更為關鍵。東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據了解,一年一季的糧食收入占到一個家庭全年收入的90%以上,糧食收入直接關系到農民下一年度的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因此,糧食產量及收購價格的高低對這里的農民就更加重要。

  以玉米為例,東北作為中國玉米主要產區,由于2006年玉米價格高漲,農民播種玉米積極性大幅度提高,2007年玉米播種面積驟增,據粗略統計,僅吉林省2007年玉米種植面積達到4560萬畝。2007年東北地區新玉米上市后,市場收購價格一度提高到0.55元-0.58元/斤,最高時收購價格甚至增加到0.62元/斤,與前年不足0.5元/斤的收購價格相比,著實讓農民欣喜若狂,但農民惜售心理較為強烈,希望價格能夠再上“一個臺階”,但好景不長,12月中旬開始東北各地玉米市場行情紛紛回落,農民見此并沒有急于出手,期待春節過后玉米市場價格能夠出現轉機。但節后,玉米收購價格并沒有出現回升的跡象,相反卻在農民的期待中“越走越遠”。

  據了解,目前吉林省的玉米收購價格接近0.50元/斤左右,遼寧和黑龍江的玉米收購價格基本與此相同。水稻種植戶的命運更苦,從2007年秋季以來水稻價格一直不溫不火,最高時收購價格不足0.9元/斤,近期價格已跌至國家最低收購保護價格0.78元/斤。

  記者在調查中采訪到,即便是這么低的收購價格,在部分地區還出現了無人收購現象。由于無人采購,農民手中囤積了大量的余糧,這也進一步加劇了東北地區糧食價格持續下滑。

  據中國玉米網集中對農民余糧情況進行了調查,由于信貸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導致糧食收購商減少,使很多地區農民手中的余糧都遠遠高于去年同期。其中吉林部分地區農民手中余糧甚至高達70%-80%,整個東北地區農民手中余糧在50%以上。

  隨著天氣轉暖,東北的春耕陸續開始。盡管糧食價格偏低,但一些農民一方面擔心糧食發霉,另一方面看著日漸高漲的化肥價格,急于購肥的農民因手中沒有余錢被迫將手中糧食以低價賣掉。

  肥價上漲的觀望

  由于受到國際及國內供求關系的影響,我國肥料價格普遍上漲,但由于東北地區用肥數量大、用肥季節集中,再加上東北又是目前國內磷銨資源的主要消費大省,東北肥價高漲,資源緊缺的問題就更為突出。

  據國家相關部門的統計數字顯示,自2007年末開始,我國化肥一直在高位上運行,所有肥料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據了解,與去年同期相比,尿素上漲幅度較小,上漲11.4%;磷酸二銨上漲幅度較大,上漲57.1%;進口氯化鉀上漲51.1%;進口硫酸鉀上漲28.8%;復混肥上漲40.1%。

  大連中農沈大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瑞安說,目前的東北市場可以用12個字來概括,貨源緊、價格高、庫存少、動銷慢。他認為,經銷商進貨數量普遍要比往年少四成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糧食收購價格偏低,除了大豆以外,其他糧食價格都很低。農民作為農資產品的最終消費者,手里也沒有錢,所以市場遲遲沒有啟動。面對飛速上漲的肥料價格,農民紛紛選擇觀望。今年由于肥料價格高,各地經銷商由于資金問題,風險大,也同樣處于觀望狀態。現在部分經銷商是明知手里肥不夠,但還是不敢貿然進肥。

  長春市禾豐農業生產資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海青也同樣認為市場遲遲不見啟動,主要是糧食價格低,農民沒錢購買。張海青說,公司現在的到貨量是8000多噸,不到1萬噸,而去年僅復合肥銷量就在1.4萬噸。去年九月份打給企業的化肥款,至今還未發貨,貨源緊,價格高已成定局。他估測,整個吉林省化肥庫存量與去年相比要減少40%到50%,氮肥情況要好得多,主要缺口是磷肥、復合肥和鉀肥。

  沈陽金秋實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景瞻說,近幾年,每年在頭一年的新糧收獲后的10月份、11月份都有一個化肥銷售小高潮,今年不用說年前這個小高潮,馬上就進入3月份,市場還沒有開始啟動。目前,公司的備貨數量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二,數量減少一方面是貨源緊張,最主要是化肥價格偏高,資金難以周轉。他給記者舉個例子,去年打一個億的貨款能發進來5萬多噸的貨物,今年打一個億的貨款只能發3萬多噸的貨物。另外,由于糧食價格偏低,農民手中沒有錢購買化肥,化肥市場無法啟動,存的貨物無法短時間內變現也是庫存量降低的重要原因。

  黑龍江隆澤總經理王新杰認為,市場啟動非常緩慢,主要是資金問題;價格高、農民無法承受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

  直補政策是眾望所歸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如何能在最短時間化解東北化肥市場目前的僵局,破解糧食收購價格偏低與化肥價格持續走高之間的難題,大部分農民和經銷商紛紛將希望寄托在國家直補政策上。

  黑龍江省豐華農業生產資料公司經理曹輝向記者說,化肥市場啟動比較晚,今年化肥價格偏高是主要原因。目前,當地農民還在等國家政策,他們相信在兩會期間一定會出臺對農民的直補政策。

  今年,吉林省化肥需求量在400萬噸左右,供銷社供應量占社會總量的70%。吉林省農資公司作為省供銷社化肥供應的主力軍,公司副總經理徐國慶介紹說,盡管吉林省已經啟動了糧食最低保護價格,但是農民賣糧積極性仍然不高,農民還在觀望。他希望國家農資補貼和糧食直補能夠一起發放,而且直接補給老百姓。

  沈陽金秋實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景瞻說,對于目前肥市狀況從每個企業自身來講無力解決,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國家政策上了。他希望,國家補一部分,各省再補一部分,自己企業再補一部分,如果三家累計一畝地補貼給農民70-80元,估計農民才會有種地熱情,否則農民真的很難,種地就是賠本。

  大連中農沈大公司總經理李瑞安也呼吁,在今年肥價大幅上漲的情況下,國家應加大對農民的直補政策。

  面對因化肥價格上漲所引起的農民購買力下降的問題,春節前后國家也相繼出臺一些惠農政策。比如說對于尿素、磷酸二銨實行最高出廠價格限制。200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繼續加大對種糧農民的農資綜合直補力度,進一步促進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

  在記者發稿前,得知經國務院批準,今年中央財政進一步加大對種糧農民的補貼力度,在去年276億元補貼規模的基礎上,新增206億元農資綜合直補資金,而這部分新增資金將重點向三北地區傾斜。新增補貼資金后,2008年農資綜合補貼資金達到482億元,比上年增長75%,加上從糧食風險基金中預計列支的151億元糧食直補資金,2008年對種糧農民的兩項直接補貼資金規模達到633億元,全國平均每畝補貼達到41元。

  國家加大對農民的農資直補力度,將緩解因農資價格變動對農民種糧增支的影響,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關閉本頁】 【

相關信息
  ·河南南陽化肥價格漲農民直喊貴 (2008-2-29)
  ·復合肥市場要面對“四面楚歌”? (2008-2-29)
  ·關稅調整:朝令夕改?用心良苦! (2008-2-29)
  ·破解復合肥行業發展難題 (2008-2-29)
  ·東北農民:在漲與跌之間的掙扎 (2008-2-29)
  ·國內復合肥價格行情分析2.29 (2008-2-29)
  ·國內鉀肥市場行情分析2.29 (2008-2-29)
  ·國內二銨價格保持穩定2.29 (2008-2-29)
  ·國內一銨價格穩中有升2.29 (2008-2-29)
  ·江西撫州化肥價格上漲是否合理? (2008-2-29)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