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目前的化肥市場,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錫義認為,這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結果。從世界范圍來看,中國市場還算是一個相對平穩的市場。
他分析說,從去年開始,國際化肥價格便迎來了一次跳躍性的上漲,其中以磷肥為最,二銨已由去年年初的260美元/噸漲到現在的1110美元/噸,整整上漲了4倍。在這種環境下,中國化肥只是保持著一種穩定的上漲,從目前情況看,尿素出廠價保持在1800~1900元/噸,磷酸二銨價格限制在4100元/噸,雖然有一定漲幅,但是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幅度還是比較小,這說明國家政策調控還是卓有成效的。作為國家大型磷復肥企業,六國也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嚴格執行國家限價,在4月以前堅決不出口,把所有磷肥全部供應國內市場。
不過他認為,目前的限價政策雖然對出廠價控制住了,但是零售價格依然很高。這樣將會帶來以下幾種結果:第一,農民減少化肥用量,每畝地少施肥,以降低種植成本;二是改用低濃度化肥,如目前市場上的普鈣、碳銨及各種有機肥銷售銷量正明顯增加;三是由于糧食價格沒有與化肥價格同步上漲,農民種田積極性下降,以前種兩季作物,而現在只種一季,如福建這種現象很明顯。他說,這樣帶來的結果很嚴重,很可能使國家糧食安全受到影響,因為作物一季不施肥或少施肥沒問題,但是長期施肥不足肯定會影響產量。
“我最近在基層走了一趟,發現基層磷酸二銨資源特別緊張。”王錫義說,“特別是東北市場,磷酸二銨缺口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正在想辦法用高磷復合肥補充當地市場。”據他介紹說,不過目前除磷酸二銨外,復合肥、尿素資源還是比較充足。他認為,目前國內磷肥資源緊缺的局面短期內難以緩解。首先是前期雪災對磷肥產量帶來了很大影響,恢復需要一個過程;其次是雖然現在國內控制出口,但是前期訂單還得執行;三是目前中國磷酸二銨在國際市場扮演著重要角色,雖然出口關稅一調再調,但是關稅已成了推動國際價格持續上漲的因素,買家照單全收,而且現在磷酸二銨國際價格已到1000美元/噸以上,出口仍有可能。因此,從目前的供求關系來看,國內磷酸二銨價格將持續保持現在格局。但是如果5~7月期間繼續出口,國內秋季磷酸二銨供應將成為一個問題。
他認為,目前的化肥高價,應該讓國家有關部門意識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已是當前必須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這一方面可以減輕農民負擔,盡可能地減少化肥投入;另一方面也是我國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