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是發生在每一個行業的現象,尤其是農資行業,原料一天一個價格,產品價格隨著原料價格的變化也不斷變化。但在目前,作為鉀肥加工企業,我們發愁的不是原料價格太高,而是在原料采購上很苦惱,從省級供應商購買的時候感覺貨源總是很緊張,每次只是供很少的量,價格也是天天都能漲,企業的生產只能生產一天算一天,搞得我們也不敢安排長遠的生產計劃,生產經營很被動。
作為生產原料的氯化鉀,價格一天天地往上漲,看不到盡頭。目前的氯化鉀價格就像擠牙膏一樣,一點一點地往上漲,具體漲到什么程度誰也不能確定,讓企業感覺很被動。而且國際鉀肥談判的結果遲遲沒有出來,更是讓氯化鉀的價格成了一個迷,去年這個時候的價格只是1900元/噸多一些,現在價格漲到了3300元/噸,而且價格還不是很穩定,經銷商隨時有抬高價格的可能。
其實,對于氯化鉀漲價我們能夠理解,畢竟氯化鉀是一個資源產品,而且又有著很強的壟斷性,目前我們國家的氯化鉀價格水平處于國際上的低價位水平,國際鉀肥商為了自身的利益,肯定會千方百計地想著漲價。但是,目前鉀肥談判的進程和價格水平對外界來說是個很神秘的事情,具體談到哪種程度、到底價格能漲到什么樣一個水平,我們都不得而知,所以現在基層的鉀肥價格也就成了一個比較充滿懸念的事情。
談判的情況越是神秘,經銷商就越是處于一個賣方市場,我們作為生產企業就不敢確定生產成本到底處于什么樣一個水平。對于我們來說,成本即使比較高,只需要產品價格提高一些,對利潤影響還不是很大的,但原料價格波動太快,就將很大的風險轉嫁到了生產企業的身上。在接受訂單的時候就會有很大的風險,如果先讓客戶將貨款打過來,在競爭如此強烈的今天是有很大困難的,而且價格如果要的過高還會影響相互之間的關系;如果不先要貨款,原料價格隨時可能增長,企業隨時都面臨著成本高于售價的風險。所以,我們寧愿接受相對較高的價格,也希望談判價格能夠早些定下來,為企業發展制定一個長遠的計劃。
作為供應原料的經銷商,供貨一點都不積極,造成緊張氣氛。原料商在原料供應上面也是像擠牙膏一樣,催得緊的時候發一批貨,量還非常小,就這樣一點一點地供貨。目前這樣的情況,不僅在我們企業存在,據我了解,在湖南和江西兩省的鉀肥生產企業都非常普遍,讓我們生產企業感覺很苦惱。由于鉀肥的壟斷性,使得我們只能從一些省級公司拿貨,拿貨的時候省級公司就會給我們說他們也沒有什么庫存,說現在鉀肥供應很緊張啊之類的話。以前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通過邊貿來拿一些鉀肥,但是最近奇怪的是,不僅省級公司給我們說沒有貨,邊貿那邊也說貨源比較緊張。
但是據知情人了解,現在中國鉀肥市場的供應不是很緊張的,只不過這些資源囤積在資源擁有者手里面,他們等待著鉀肥談判結果出來之后,按照談判后提高的價格進行出售。然而現在談判的結果遙遙無期,不知道我們該等到什么時候,如果再這樣持續下去,企業今年的生產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作為生產企業,根據原料盡量進行生產,產量總是很緊張。眼看著春耕季節就要來臨,本來是生產企業忙著生產以供應春耕所需的時期,很多生產企業卻正因為拿不到原料而限制生產,甚至很多企業已經出現了停產,跟隨著原料擁有者的觀望態度而在生產上進行觀望。其實對于生產企業來說,賺取的只是加工過程的利潤,原料的供應穩定與否及價格的增長情況,對于利潤空間影響不是很大,但是因此很可能會造成農民買不到肥料的后果,那樣問題就非常嚴重了。
因此,作為我們當地生產企業的一個代表,我將我們所遇到目前氯化鉀購買的困惑及問題的嚴重性給反映出來,希望能夠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最主要的是希望通過政策來保證市場上氯化鉀的供應,并且通過相應的限價政策或者補貼,保證農民能夠買得起肥料,這樣才能保證社會的穩定和和諧。
《中國農資》回復:看到左總給我們反映的問題,本刊及時和有關部門及人員進行了聯系,他們表示目前市場上的氯化鉀供應相對還比較充足,只是貨源大多集中在了省級公司,力爭通過相應的政策來保證生產企業能夠拿到貨。另外,對于鉀肥的聯合談判,結果有望于4月份出結果,談判方一定會代表中國企業的利益盡量爭取到合適的價格。
另外,如果哪個經銷商愿意為丹祥化工提供氯化鉀,請和本刊編輯部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