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山西一些地方的玉米、高粱開始大面積出現紅蜘蛛。這幾乎用肉眼都很難看見的小生靈精得很,全部生長在葉子的背面來吸食葉子的汁液,用不了幾天就會把汁液吸干,嚴重時一只葉片上甚至會有上千只紅蜘蛛,造成顆粒無收。現在,玉米、高粱都一人多高,身背噴霧器防治已經非常困難,再加上紅蜘蛛都在葉子背面,不但防治效果差,弄不好還會因地里氣溫高、濕度大,噴藥時造成中毒。
按照傳統習慣,不少農民還是選擇用“3911”拌上砂子,均勻地拋撒在地里,充分利用夏天中午前后的高溫蒸發起來的有毒氣體,對紅蜘蛛進行熏殺。實踐證明,這種防治方法非常有效。可是,當鄉親們從農資門市買回“3911”農藥以后,卻無論如何也在包裝上找不到有關熏殺的說明,只是說“3911”屬于劇毒農藥,嚴禁在水果、蔬菜上噴灑,只宜作為拌種使用。
山西省定襄縣質量技術監督局與定襄縣工商局多年來對農藥市場的監管中發現,“熏殺型”農藥在市場上一直是一個空白。只不過是農民在多年的實踐中,逐步摸索并掌握了熏殺高桿農作物葉子背面害蟲的方法。這種方法既方便又快捷,而且相對安全,但能選擇的農藥卻少之又少。
筆者要問的是,既然農民在生產實踐中發明了熏殺滅蟲的科學方法,那么是否應該開發這種熏殺產品呢?既然“3911”是農民目前認定的唯一一種可熏殺滅蟲的農藥,那么是否應該在說明書中詳細標明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呢?既然“3911”屬于劇毒農藥,那么是否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科技手段研制開發出一種或幾種高效低毒的熏殺型農藥并供農民選擇呢?
農民的需要就應該是農藥廠家的市場,企盼盡快研制生產出高效低毒的熏殺型農藥投放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