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農藥產業發展規律看,行業利潤正在由制造原藥向成品制劑和銷售渠道轉移。同樣一噸草甘膦除草劑,國內企業以原藥形式出口僅能獲得3~4萬元的銷售收入和幾千元的毛利;而國際上一些公司則通過銷售各種濃度的制劑、稀釋助劑和施藥器材來獲得幾倍甚至十倍的銷售收入和毛利。未來只有向上下游延伸的企業,才能獲得競爭優勢。
北美市場的草甘膦基本由孟山都供應,而中國草甘膦原粉主要供應給阿根廷等南美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其中出口阿根廷占1/3。由于缺少在進口國的注冊,中國草甘膦的出口大多通過第三方完成,國內企業出口依靠的是成本和價格優勢,獲取的利潤相對較低,大部分利潤被中間商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