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保障化肥生產供應的六項措施。受此消息提振,滬深兩市化肥股尤其是鉀肥股表現活躍,次日,湖北宜化漲3.79%,魯西化工漲3.62%,四川美豐漲3.27%,華魯恒升漲3.23%。筆者認為,這六項措施的出臺,對國內化肥行業無疑是利好的消息,對整個行業發展都將起到極大的提振作用。
2008年,國內主要化肥品種價格經歷了飆升到暴跌兩個極端。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受產品限價、特別關稅以及冬季淡儲不積極等多重因素影響,化肥企業限產、停產甚至倒閉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化肥企業希望能夠取消以行政手段為主的化肥價格調控,推進化肥價格市場化進程的呼聲也逐步高漲。現在,國務院決定加快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化肥價格形成機制,適時將所有化肥出廠價格及除鉀肥以外的一般貿易進口化肥港口交貨價格,由政府指導價改為市場調節價,取消對化肥生產流通的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繼續對市場集中度較高的進口鉀肥實行適度價格監管。同時,暫時保留對化肥生產用電、用氣、鐵路運輸價格的優惠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這些措施將對化肥企業,尤其對大型化肥企業產生積極影響,企業可以隨行就市,調整自己的營銷策略和產品出廠價格,增加盈利。放開價格,最終達到充分市場化,是化肥行業發展的最好途徑。
國務院還決定,將加強進出口調節,完善化肥儲備調控,今年化肥淡儲量要達到春耕用肥的20%以上。據了解,工信部已向國務院建議,預定中的淡季新增200萬噸儲備將盡量向生產企業傾斜。化肥屬于典型的“全年生產、季節性使用”的產品,只要種糧就需要施用化肥,即使在景氣下行階段也同樣如此。資料顯示,1978~2008年,全國化肥需求增長率約為6.24%,化肥施用量從未下降過。但由于去年國家對化肥出口控制較嚴,化肥企業的資金占用較大,對今年的生產也很難安排。在目前的商業儲備制度下,流通、儲備企業的利潤本身很薄,而化肥價格的波動較大,經營上存在很大的風險,企業淡儲積極性不高。
國務院決定完善化肥儲備調控,使國家建立中央化肥儲備制度的可能性增大。據了解,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已向國務院遞交報告,建議建立中央化肥儲備制度;另外,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物價局長會議上,健全化肥儲備制度被提到了與石油、電煤儲備制度同樣的高度。這將對緩解國內化肥供需矛盾、防止化肥價格大幅波動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