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下旬以來,尿素市場展開了一波強勁的上漲行情,成為自去年7月份尿素價格一路下跌后市場狀況最好的一段時期。同前期價格低點相比,大多數地區無論是出廠價還是市場批發價普遍上漲了300~400元(噸價,下同),高的超過了500元。目前尿素出廠價大多為1850~2000元,西南等個別地區出廠價高的超過了2100元;市場批發價大多為1900~2050元,西南等個別高的地區超過了2200元。近期尿素價格大幅上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春耕用肥啟動,市場需求量明顯增加。進入2月份后,市場逐步進入春耕這個一年中最大的用肥旺季,一方面農民要用肥,另一方面原來儲肥不夠的經銷商要儲肥,市場需求量明顯放大。3月份是國家化肥商業淡儲任務完成的最后一個月,相關政府部門要對淡儲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并核發財政補貼,所以那些淡儲量不夠的企業要趕緊補貨,導致市場貨源流動性降低,供給偏緊。
二是部分農民有提前購肥現象。去年上半年尿素價格一路上漲,越到后面買越虧,越買到前面越撿便宜,今年有些農民吸取了教訓,提前購肥。
三是化肥市場化改革對尿素市場構成利好。從1月25日開始,國家已取消了除進口鉀肥外所有化肥產品的限價,對尿素市場的利好作用非常明顯。因為過去一搞化肥限價,首當其沖就是尿素,受影響最大,如今取消限價,尿素的受益也最大。
四是整體經濟形勢好轉。目前許多產品價格都走出了最低谷,出現上漲勢頭。
五是惠農政策產生積極影響。國家大幅度提高小麥和稻谷最低保護收購價,同時建立完善的農資綜合補貼調整機制等,預計今年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會比較高。再加之沿海經濟不景氣,返鄉農民比較多,種地農民增加,對化肥的需求量也會增加。
六是市場壓抑太久。自去年7月份以來尿素價格基本上是一路下跌,中間連個像樣的反彈都沒有,市場壓抑得太久,如今在眾多利好因素作用下出現較大力度的反彈也在情理之中。
七是煤價居高不下。目前山西塊煤到達山東的到廠價達到了1100~1300元,高的超過了1350元,而去年11月份最低時是950元,煤價上漲導致尿素生產成本增加。
不過現在雖有部分農民提前購肥,但總體來看,整個農民的大規模用肥并沒有全面啟動,目前只是經銷商的購肥積極性調動起來了,還基本上處在廠家與經銷商的交易環節,后市最關鍵的就取決于農民的接受程度。如果大規模用肥時農民能接受比較高的尿素零售價格,并且用肥量沒有大的影響,那么目前這個出廠價和批發價就得以支撐,甚至再漲一點也可以;如果屆時農民對高價格不接受,或者雖然接受了,但看到復合肥、碳銨價格比較低,轉而去購買復合肥、碳銨,減少了尿素用量,那對尿素市場就將產生較大的影響。尿素零售價漲不上去將導致尿素價格立竿見影下跌,而尿素用量減少雖然不會導致尿素價格立竿見影下跌,但對尿素價格的中長期走勢將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說,終端消費者農民是否接受尿素價格的大幅上漲將成為今后尿素市場變化的一個關鍵點,主導今后尿素市場的走向。
總的來看,目前國內尿素產量仍比較高,再加之2~7月尿素出口實行的是110%的高關稅,而目前國際尿素價格也只有280美元左右,正常的出口較難,國內競爭仍會比較激烈。另外,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尿素價格大漲還有一些人為的炒作因素,所以尿素企業在樂觀中還應保留一份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