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已經開展好幾年了,國家也為此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是農業部門、企業很難聯合起來,各敲各的鑼,各唱各的戲,不能形成大合唱。
從目前情況看,很多地方農業部門都開展了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并在很多村一一取土、化驗,取得了相應的數據,有的還詳細介紹了通過測土配方給當地帶來的巨大效益。但如果到了鄉鎮農村,問農民是否知道測土配方施肥,恐怕大多無人知曉了,更不用說農民按配方施肥實現收益了。
盡管很多化肥企業重視對農民提供免費的測土配方施肥服務,但很多都是“有花無果”,要么因為技術力量不過硬導致指導不到位,要么為了提升銷量改變配方內容,再加上單個企業很難為土壤調理、植物生長提供全套的肥料,因而目前有些企業的測土配方施肥服務難以讓農民滿意。企業都承諾有農化服務,但都是圍繞銷售工作展開的,其效果難免會打個折扣。很多時候測土配方施肥對一些企業來說,只是一句為了促進產品銷售的口號而已。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一項較復雜的技術,農民掌握起來不容易,從目前看,大多數企業的產品都是相對比較單一的,也不能根據土壤狀況靈活生產出配比適合的肥料,因而也就決定了單個企業做測土配方施肥難以收到大的成效。
現在,一些地方已經開始出現莊稼醫院和配肥站,這些以銷售化肥、農藥為主的經銷店,對于促進基層的測土配方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如果這類服務機構能夠搞好與農業部門和化肥生產企業的協調,開的配肥方子正確,不刻意偏袒銷售某一種肥料,或者是只負責提供土壤方案,開出的方子只寫明應補充的元素、應施用的肥料等,這樣也許會得到更多農民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