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力和必拓、淡水河谷等世界三大礦山的變長協機制為季度定價政策和無理漲價要求,中鋼協同五礦商會原則性通過了三個行業性自律文件,文件對從事鐵礦石進口企業的資質、規模、運營、定價做出了明確要求;取消2009年進口鐵礦石業務總量低于100萬噸進口商的進口資質;協會還將建立鐵礦石流向審核制度,規定鐵礦石進口嚴格執行一級代理制,保證鐵礦石流向符合產業政策的大中型鋼鐵企業,貿易商不能進行二次貿易,違者將會被取消資質等。中鋼協秘書長還表示,目前中國鋼鐵企業的自存鐵礦石,足以保證鋼廠正常生產兩個月,港口仍積存鐵礦石7500萬噸。因此,中鋼協號召國內鋼企和貿易商在接下來兩個月不從三大礦山進口鐵礦石,抵制礦山的季度定價政策和無理漲價要求。
與中國鋼鐵行業相似,中國的磷復肥行業盡管作為世界主要的硫磺需求方之一,卻沒有任何話語權,眼睜睜看著硫磺國際廠商獲取高額利潤,而自己卻時常在虧損邊緣掙扎。尤其是2008年,國際硫磺廠商利用中國市場的巨大需求,一再提高硫磺到岸價格,到年中時逼近800美元/噸,中國硫磺制酸原料成本近2000元,近而拉動了磷復肥價格的上漲,大大地超出了廣大農民的承受能力。隨之而來的價格大幅跳水,使磷肥行業全年蒙受了256億元的巨額虧損。進入2010年,國際硫磺廠商又利用磷復肥行業對硫磺需求的增加,趁機抬價,加之國內一些貿易商的聞風炒作,目前硫磺到岸價已從去年的40~50美元/噸漲至近200美元/噸,大大提高了磷復肥的生產成本。
面對自身利益受到侵害,中國的磷復肥企業是否也應聯手,采取相對措施,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諸如向政府部門進行舉報和申訴,在符合相關法律條件下,通過《反壟斷法》等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聯合相關部門,出手整頓硫磺進口市場秩序;利用目前較為充裕的企業和港口庫存以及目前國內肥料銷售已進入淡季,可能通過減少或停止從主要國際廠商進口硫磺,以抵制硫磺價格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