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的持續旱災不僅給當地的農業春耕生產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給化肥生產和銷售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另外,近期貴州降雨明顯,旱區旱情緩解。5月4日,貴州省氣象局宣布解除干旱橙色預警信號。貴州開磷集團市場部部長阮國祝告訴記者,一直持續到五月上旬,貴州才開始局部形成降雨,且大部分以大雨和陣雨為主,造成后期的泥石流和塌方等自然災害接踵而來。雖然城市旱情前兩天才解除,但對于農村地區的春耕工作影響不大。由于春耕時節基本已過,本省的2/3縣市未能及時播種,農業損失巨大。現在當地農戶正抓緊有利時間及時搶種夏種作物,以減少前期農業損失。
針對貴州省干旱時間長、當前旱情仍然嚴重,以及播種育秧中出現的新情況,農業部抗旱保春耕科技服務團水稻專家組,在深入黔西南州、安順市等地查旱情、查秧田、查秧苗、并與當地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戶交流的基礎上,對水稻育秧及下階段的抗旱保苗提出以下六點技術建議:第一,分段育秧,及時寄秧;第二,旱地育秧防止漬水,控制徒長;第三,及時耕田,等雨插秧;第四,水漿耕耙,防止漏水漏肥;第五,插秧后早施蘗肥,淺水灌溉,促進早發;第六,大旱年份,特別要加強病蟲測報與防治。
貴州省農委副主任吳承斌介紹說,貴州在保障城鄉生活用水的基礎上,努力改善春灌和畜牧業生產用水條件,千方百計緩解干旱對在田作物生長和生產的影響,抓住近期降水有利時機,搶水打田、搶墑播種,因地制宜調整種植品種,全面推進農業生產進度。
歷史罕見的旱災給貴州糧食生產帶來嚴重挑戰,對當前的農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記者從貴州省農業委員會了解到,截至4月23日,全省共翻犁田土2035萬畝,同比減少260萬畝;春播面積2409萬畝,同比減少287萬畝,種植的作物包括玉米、花生、紅苕、黃豆、馬鈴薯、蔬菜等;玉米育苗可栽大田609.16萬畝,同比減少15.5%,水稻育秧可栽大田665萬畝,同比減少14.7%。
市場持續低迷 化肥產銷仍受阻
持續的干旱也導致肥料市場一直低迷。貴州開磷集團貴州省銷售經理王業勇表示,春季是一年中用肥量最大的季節,肥料銷售達到五分之三。今年受旱災影響,肥料銷量同比下降了近五成。大方縣羊場鎮農資經銷商李龍海向記者反映,旱災對肥料市場影響極大,由于天干下不了種,農民都不買肥了。去年這個季節正是化肥供不應求,賣了2800多噸,而今年同比下降了30%……
阮國祝表示,目前本地復合肥市場難以提升主要原因歸納為:一是整體原材料價格上下起伏不定;二是全部農業耕種面積受限因素較大;三是當地主要還是低濃度復合肥銷售為主。這就造成了農民買肥始終處于觀望階段、經銷商備貨不積極,廠家難以及時發貨。
除此之外,正在黔西南州獨山縣參加扶貧工作的貴州開磷集團遵義硫鐵礦副礦長劉華在電話中告訴記者,目前當地正大面積開始進行水稻的集中育秧和玉米的直播工作。但現在經銷商拿貨依舊不是很積極,造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前期干旱,外出打工人數增多,形成荒田數量增加;另一方面,經銷商始終處于觀望狀態。他表示:“往年這個季節,本地一天最多可售出近400噸肥,現在只能達到80噸左右,銷量下降的十分明顯。”
據貴州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與市場信息管理中心發布的《2010年4月貴州省主要農產品及農資價格動態》顯示:主要農業生產資料中,國產尿素4月國營商業綜合銷售均價2113.15元/噸,環比下跌2.43%,同比下跌11.29%;鈣鎂磷肥:4月國營商業綜合銷售均價629.51元/噸,環比下跌3.04%,同比下跌18.88%;過磷酸鈣:4月國營商業綜合銷售均價638.92元/噸,環比下跌0.95%,同比下跌14.69%。
興義市泥凼鎮達立村是一個偏遠落后的村子,也是該鎮最貧窮的一個村,全村沒有一戶人家購買春耕生產物資。據悉,為讓農民仍有備足物資保生產的意識,4月1日,黔西南州農資公司拉了8噸過磷酸鈣和復合肥來到該村,向村民們免費發放,同時宣傳備足農用物資的重要性。
“通過我們的大力宣傳,還是有少部分群眾已有這方面的意識了。”黔西南州農資公司總經理胡寅說,在興義市的敬南等鄉鎮,逐漸有村民到他們的銷售點購買春耕物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