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農業廳委托省化肥質量監測所對廣州、韶關、河源、惠州、中山、肇慶、清遠等7個地區市場流通的肥料產品質量和包裝標識進行了一次監督抽查。結果表明,產品合格率為72.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個百分點。但同時也有部分產品存在養分含量不足、假冒登記證號以及包裝標識不規范等問題(詳見列表)。
本次春季肥料產品抽查的肥料產品是目前我省農民普遍使用的復混肥料、有機肥料、尿素、肥、磷肥等5大類肥料品種,共抽取了7個地級市12個縣(區)34個肥料經營單位銷售的肥料產品106批次,涉及93家肥料生產企業。經檢驗,產品合格的有77批次,合格率72.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個百分點。其中,尿素、磷肥、鉀肥等單質肥料共抽查了8批次,合格率為100%;復混肥料(復混肥料)抽查了80批次,64批次產品合格,合格率為80%,較去年同期提高了10個百分點。
此外,包裝標識檢查共檢查了88個肥料產品,其中70個產品的包裝標識符合國家標準,合格率為79.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個百分點。18個產品的包裝標識不規范。其中,擅自更改肥料登記證產品名稱的有7個產品,占不合格總數的38.9%;假冒、套用肥料登記證號和肥料登記證過期的有3個產品,占不合格總數的16.7%;標注中微量元素含量或含中微量元素的有3個產品,占16.7%;產品包裝標識嚴重不合格的有6個,占不合格產品總數的33.3%。
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春季肥料市場抽查反映出當前我省肥料市場產品質量存在以下幾個突出問題:一是有機肥料產品質量較差。本次抽查的有機肥料產品存在較大的質量問題,主要是有機質含量不足和水分、重金屬超標;二是部分復混肥料仍存在肆意偷減養分的現象;三是個別肥料產品包裝標識仍不規范。在監督抽查中發現個別肥料產品存在包裝標識不符合國家標準和虛假宣傳的情況,以及假冒、套用肥料登記證號、肥料登記證過期和擅自更改產品名稱的違法行為。

